文/吳一忠
「奏樂!」哀樂響起,我拖著疲重的雙腳,兒子捧著愛妻的骨灰罈,女兒恭敬端著相片,跟著節拍緩慢前行。
回首過往,妳開朗的笑聲,依舊迴盪耳邊,如今徒留記憶,怎不叫人唏噓。愛花的妳,選擇三月永別親友,野櫻綻放,遍賞櫻花少一人,何其令人遺憾。
愛妻啊!雖然妳已捨報,我依然懷念著妳。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延續,妳進入佛菩薩的國土,遠離憂悲苦惱,不用再忍受病苦了。
《無常經》說:「譬如路傍樹,暫息非久留,車馬及妻兒,不久皆如是。」世間沒什麼是不變的,財富、親人如是,朋友亦如是。
十多年來妳全心投入陶藝,在溫馨的工作室學習拉坏技藝,江老師是妳的啟蒙者,陪妳度過低潮的幽谷,妳視她為偶像,我讚譽為現代的「管鮑之交」。
在安寧病房,妳緊握著我的手:「老公!你要答應我,一定請江老師來參加我的喪禮。」我強忍著淚水:「我一定會幫妳辦到的,放心吧!」為了尊重妳的信仰,我辦了追思禮拜,並邀請江老師參加,只為一圓妳的遺願。
喪禮時,司儀介紹妳生平略歷,並稱頌江老師的寬容,來賓都想看誰是妳的知音。但環顧四周,獨不見妳讚美的江老師。我心中疑惑又歉疚,她為何不願送妳最後一程?
是日深夜,恍惚見妳夢中走來,帶著哀怨的口吻:「為何不見莫逆之交?」我歉意的說:「對不起,我已經盡力了,讓你抱憾而逝,妳就怪罪我吧!」半夢半醒之間,彷彿響起詩歌的曲調,迴盪在寬廣的教堂,座椅上卻空無一人……
透過轉述,江老師不願見到悲淒的場面,逃避到梨山踏青,是不忍、畏懼、禁忌、真心或虛偽,我在心中留下了不解的問號?生前是知己,死後卻似陌生人,是知音嗎?
經中談到友有四品,如花、如秤、如山、如大地。感謝關懷妳的人,待妳如山、如大地,伴妳喜怒哀樂,陪妳度過生命到最終;願我往後待友真誠無欺,永不如花、如秤。透過這次示現,我不禁要問:「特意缺席喪禮的人,真的是知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