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偽蜀渠陽鄰山,有富民王行思。嘗養一馬,甚愛之,飼秣甚於他馬。一日乘往本郡,遇夏潦暴漲,舟子先渡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風起,船覆,其馬自岸奔入駭浪,接其主。蒼茫之中遽免沉溺。
––《虞初新志》.朱幼蘭書寫
這則「拯溺」的護生畫,圖中所說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蜀國渠陽縣鄰山這個地方。渠陽縣古稱靖州,位於湖南和貴州二省交界處,西面鄰接貴州黎平縣和天柱縣,南面與湖南侗族自治縣為界,東連綏寧縣,北接會同縣。
話說在渠陽鄰山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名叫王行思,家境非常富有。這位王富人有一次得了一匹馬,帶回家飼養,他與這匹馬特別有緣,因此加意疼愛此馬。王行思在餵養家中馬匹糧秣時,總是很偏心地給這匹愛馬調配更好的草料。平日與此愛馬的互動,也比家中其他馬匹來得更多。
此馬,得到主人特別的關愛,與馬廄中其他馬匹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語。馬在動物中,算是絕頂聰明的,主人如此厚愛牠,牠當然心領神會,感恩在心。
有一天,王行思有事要到郡裡去,他出門時騎上愛馬,在路上奔馳,心中甚是快意。行走間,來到一條河邊,河水寬闊,人和馬匹都要乘渡船才能過河。但觀此河,因適逢夏季,河水暴漲,水勢洶湧湍急,不比平日。船夫看這情勢,估量無法讓王富人和馬同乘一條船渡河,於是讓馬單獨上船,先將其渡過河去。回頭再來渡王行思過河。
王行思上船後,渡船行至河中央時,忽然颳起了大風,風勢強到連船夫也無法控制船身,因此,不久船就被風吹翻了。王行思隨著船一起翻落湍急的河水中。王行思在河中載浮載沉,眼看洶湧的河水就要將王行思無情的吞沒了。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已經渡河到對岸的馬,見主人落水,立刻不故一切自岸邊狂奔入河裡,在驚濤駭浪中,奮力地奔向主人,將主人拖行上岸,解救了主人的危難,讓主人免於溺水而亡。
真是驚險啊!王行思若不是有了這匹愛馬,遭此大難,必定一命嗚呼!他若不是平時如此疼愛這匹馬,馬也不會這般強烈感受到主人的危機。人和馬、馬和人,早已心意相通,融為一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