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創意人葛如均 引領科技跨領域 走出台灣新紀元 阮愛惠 |2016.05.13 語音朗讀 39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第一個致力於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領域的商業聯盟「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三月二十三日正式宣布成立!這是台灣因應近年來VR/AR技術逐漸成熟、並且已發展出多元生活應用的最新潮流,為加速國內相關技術跨領域應用而發起的具體行動。圖/葛如鈞提供 葛如均(第三排右三)與世界各地最聰明的人,一起參與「影響十億人」計畫。圖/葛如鈞提供 身為奇點大學裡第一個的台灣人,葛如鈞特別拿中華民國國旗,拍攝創意照。圖/葛如鈞提供 身為奇點大學裡第一個的台灣人,葛如鈞特別拿中華民國國旗,拍攝創意照。圖/葛如鈞提供 奇點大學的上課環境。圖/葛如鈞提供 台灣第一個致力於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領域的商業聯盟「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三月二十三日正式宣布成立!這是台灣因應近年來VR/AR技術逐漸成熟、並且已發展出多元生活應用的最新潮流,為加速國內相關技術跨領域應用而發起的具體行動。成立茶會上,包括政務委員、工業局長、立委及多位科技界重量級人士都到場關注祝賀,期許透過TAVAR為VR/AR搭建跨產業合作的平台,共同向政府提出數位化內容的產業政策,以及活絡VR/AR更多層面的應用。 TAVAR由八間企業、十四位發起人組成,涵蓋醫療、時尚、教育及媒體等產業。人稱「寶博士」的三百六十度攝影機LUNA製作人葛如鈞也列名其中。才三十五歲又天生娃娃臉的他,夾在這群「大人」中,泰然自若、侃侃而談。還是「年輕人」的他,用力地向台灣的年輕人招手,他說:「台灣不能再落後第二次!VR/AR產業將帶來全新的機會以及舊勢力的第二春,所有有心接受產業新世紀的人,請盡量把觸角張開、把手伸出去,一定能體會到,這個領域將大大地改變人的未來,所有的產業都能在VR/AR中找到一個位置與全新的機會。」 多方發想嘗試 宣講未來世界 葛如鈞是個具有多重專業背景的創意人,他擁有傳播、設計及資訊工程等跨領域的博碩士學位,更曾在業界作過各種嘗試,包括參與多項多媒體與人機互動研究,成果還獲國際研討會及知名線上媒體報導;亦曾執行多項科技藝術創作、工程研究,獲得多項國內外獎項;也曾在咖啡廳作過藝術表演、擔任過電視App大賽的評審、創業作App設計等。 雖然他現職是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但葛如鈞這兩年來,除了教學和創業之外,還一直扮演一位社會講師的角色。他在大小場域對各種年齡的群眾,反覆宣講人類「未來世界」的概況。 之所以具備這樣的解說能力,是因為葛如鈞在二〇一四年時曾赴「全球最聰明的大學」─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取經,與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身分背景的最聰明腦袋,一起參與過一個「影響十億人」的計畫。葛如鈞是第一個進入奇點大學的台灣人,在那裡,他不但經歷了一次激越的挑戰自我、探索未知的旅程,更在那裡看到台灣未來可能的機會點。 啟發大眾思惟 面對指數時代 從奇點大學結業回台後,葛如鈞出版了《放膽射月!全球最聰明大學「奇點」教我的事》一書,詳述自己在那裡看到、學到、思考到的事。葛如鈞指出,所有在奇點大學裡學到的事,都可以化歸於「指數」一詞代表。簡單地講,就是人類目前所處的這個時代,已是一個「指數的時代」,與過去線性的思考完全不同。「過去我們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那是線性的發展;但現代科技是指數型的科技,科技成長的速度,太超越人類過去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都應該開始脫離線性的思考,進入指數型的思考,未來每個企業和國家,也都應該在這樣的思考下生存。」他說。 葛如鈞形容自己是個「耐不住寂寞、明明喜歡懶散,卻又停不下來地找事做,做了以後,又不斷地想將學習到的心得、事物分享給每一個人。」他最喜歡楊德昌導演在電影《一一》裡用過的一段對白:「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後想做什麼嗎?我要去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我想,這樣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說不定,有一天,我會發現你到底去了哪裡。」他覺得這段話很能代表他自己。 台灣奇點第一人 成績曾吊車尾 全世界知名的未來學家雷.柯茲威爾曾經預言,人工智慧將在二〇四五年超越人類擁有的能力。為了迎接電腦優於人腦的時代,也為了將新舊時代交接,不可避免的「破壞性的壓力」減到最小,雷.柯茲威爾與知名創業家彼得.戴曼迪斯創辦「奇點大學」,並獲得谷歌與NASA贊助,試圖集結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不讓進步的科技回過頭吞噬人類的幸福。「奇點大學」二〇〇九年開辦以來,每年都有一百多個國家、四千多位優秀人才踴躍申請,錄取率僅百分之二而已。 尋找真正興趣 為它奮力衝刺 能成為台灣進入「奇點」第一人,葛如鈞想必是前段班裡的前段、或是金榜上的榜首人物囉?錯了。葛如鈞的求學過程,可說再平凡不過了。他出身小康家庭,父親是機械工程師,母親是幼稚園老師,父母對他的期待很保守,無非是希望他將來當個老師或公務員就好。 而葛如鈞從小雖然喜歡念書,但卻很不會考試,考高中時吊車尾,大學和碩班都念私校,確實不是「贏在起跑點」的早慧人才,更不是得天獨厚的「人生勝利組」。 葛如鈞就讀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時,拿的是文學學位;研究所則跨組考上元智的資訊傳播研究所,念出真正的興趣後,他不想停下來就業或當兵,於是再考上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博士班。葛如釣笑說:「我看了很多電影和閒書,雖然非常不會考試,可是要我談夢想,我很會表達。」這讓他在口試成績比例很高的博士班考試占到優勢。 但真正吃苦是在進入博班的第一年。「交往三年的女友在那時和我提出分手。而文科出身的我,要回大學部補修資工必修學分,當時我連最基本的『演算法』都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程度的葛如鈞,還得在三年內通過,至少四科專業科目資格考。 小故事大啟示 收伏壓力妙招 雖然忍受著內外交煎的痛苦,每天都像爬著出去再爬著回家,但葛如鈞當時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叫他要勇敢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每當眼前出現一個不知道能不能克服的困難時,他的心中就會浮現一個小故事。 這個故事是國中時讀到的,大意是山上有座廟,住著老和尚和小和尚。有一天,官兵攻打進來了,準備放火燒山。小和尚看老和尚很淡定,就問他為什麼不緊張。老和尚說:「如果我很緊張,火就不燒進來了嗎?」 葛如鈞乍聽這個故事時,內心很震撼:「原來有些事,即使我們很緊張,但緊張無法改變現狀的話,那麼緊張是沒有意義的。」 聽過這個故事後,每當葛如鈞面對考試或各種有壓力的事件時,他會檢視當下的狀況,如果發現壓力對於處理事情沒有任何幫助,他會選擇先將壓力打包,從遠觀的角度來看自己。「壓力沒有不見,只是先放到背包裡,有時拿出來客觀地端詳它,然後再收起來。如果雙手一直握著它,沒辦法做其他事,表現不會更好,也無法讓壓力消失。」他笑說。 目前的葛如鈞即使再忙,當有國、高中邀請他去演講時,他都盡量與會。「我常在無意間聽到的一兩句話或一個小故事,後來影響了我一輩子。我希望這些經驗都能讓他人早點聽到,也許對他們之後的人生,多少有一點幫助!」他說。 心存老天爺概念 保持開放態度 葛如鈞的家裡並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但近年來父親退休後,開始對佛教有興趣。博士班的指導教授洪一平,對佛學也頗有涉獵,有時在課堂上會講一些佛教名相及哲理,葛如鈞覺得滿喜歡的,從中也得到一些體悟。 「我目前沒有宗教上的信仰,但心中一直有個『老天爺』的概念,接近《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所表達的那種。我相信有一個老天在,但祂到底是什麼樣的形狀?什麼樣的規則?教我們奉行什麼樣的道理?目前我都還不清楚。或者 說,老天爺要我們奉行的道理其實是一定的,只是目前我還不明白而已,但我會以開放的心來面對它。」他說。 三十歲以後,葛如鈞對於自己的期望,就是去做那些「別人沒有很認真看待的事」,然後再把做這些新事物的心得分享給大家。他的興趣多元、熱情十足;教書之外,他繼續在研發LUNA全景攝影機及虛擬實境相關的工作,同時也與幾位理念相同的友人一起進行第二季的線上政論節目─「政問」(talkto.tw)。 這個新型態的政論節目,透過新創意、新設計及線上直播,邀請到重要意見領袖進行深度對話,藉由新的節目語言,透過「Pol.is」蒐集民眾意見,並結合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產生有意義的公共參與,讓政策討論變得更有趣。葛如鈞說:「讓我們拋下譁眾取寵的名嘴交鋒,大家一起來思考:下一個十年的台灣該怎麼走?」 前一篇文章 心臟外科權威 朱樹勳 下一篇文章 立法委員 陳曼麗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