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外科權威 朱樹勳 陳玲芳 |2016.05.06 語音朗讀 90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當夜值班者為三十一歲外科總醫師朱樹勳,他檢查青年傷口,發現刀尖整個斷在胸腔裡,若不馬上動手術取出,胸腔持續發炎,將危及性命。青年於是被送進開刀房,展開「即刻救援」。圖/記朱樹勳提供 朱樹勳抱持著「救人第一」的理念,行醫五十年。圖/記者楊祖宏朱樹勳率領著手術團隊,為醫界創下一個又一個嶄新紀錄。圖/朱樹勳提供 朱樹勳彩繪作品〈正與先天性心臟病搏鬥女童〉。圖/朱樹勳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時間:一九六八年冬夜 地點:台大醫院急診處 事由:一名二十六歲、胸部遭人猛刺一刀的青年,一臉慘白、捂著胸口,獨自求醫 當夜值班者為三十一歲外科總醫師朱樹勳,他檢查青年傷口,發現刀尖整個斷在胸腔裡,若不馬上動手術取出,胸腔持續發炎,將危及性命。青年於是被送進開刀房,展開「即刻救援」。 滿腔熱血、卻從未動過任何心臟手術的朱樹勳,注視躺在手術台上的青年,發現他心跳停止,必須在腦部缺氧的黃金四分鐘內將他救回,讓血液恢復循環,否則病人不是死亡,就是變成植物人。 朱樹勳深深吸了一口氣,站上主刀位置,他沒刷手,只戴上手術專用手套,也不做例行術前消毒,直接朝青年胸部畫開皮膚。 他再拿未經消毒的開胸器,一把撐開病人胸膛,發現傷者的心包膜鼓脹得像顆氣球。原來心包膜裡的心臟,受到大量湧出的鮮血擠壓,才會停止跳動。 朱樹勳一刀畫開心包膜,讓積血流出,青年馬上恢復心跳。不料血壓一升高,瞬間鮮血直噴天花板。朱樹勳順勢找到青年左心室上方,一個將近一公分傷口,立即用食指堵住,一邊止血、一邊迅速將傷口縫合。 青年幸運撿回一命,隔天甦醒才知自己是「心臟穿刺急救成功」首例。一周後順利出院;痊癒後寄來一張裸著上半身的照片,神情得意地露出刺青與縫合後的傷口。 這場手術後來成為朱樹勳行醫生涯的首篇論文,這位男主角身上的「保命傷痕」,不但是讓台灣醫界瞠乎其後的成就,也是送給外科新秀一枚至高無上的生命勳章。 朱樹勳在台灣醫界擁有無數榮譽勳章:台灣心臟移植第一刀、亞洲首例雙心人、全球唯一三心人、逾六千例開心手術、二十二項心臟手術創新紀錄、逾一百五十個換心病例等。 勇於挑戰 不斷締造奇蹟 身為台灣心臟外科權威,朱樹勳行醫逾半世紀,其中卻有將近四十年,天天率領著一群醫護人員,在手術室裡與死神搏鬥。 一九六四年朱樹勳自台大醫學院畢業,當時國內開心手術剛起步,手術成功率不到兩成,嚴重落後歐美。喜歡接受挑戰的他,毅然選擇投入心臟外科領域,心想若能大幅提升醫療技術,勢必可以拯救更多病患。 孰料,四年後意外由他首次主刀的手術場景,竟是如此「驚心動魄」,卻也讓他深深體會到,手術過程中的「分秒必爭」! 一九七一年朱樹勳赴美進修,在德州心臟醫學研究所追隨名醫庫里(Denton A. Cooley),獲得大師傾囊相授;兩年後,身懷絕技回到台灣,旋即於台大醫院完成國內首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後幾乎年年都有手術創新,「第一」光環也常如影隨形。 傑出的心臟手術成就,讓朱樹勳在一九七四年獲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一九七九年又因學術成果豐碩,四十二歲即獲拔擢,成為當時台大醫學院最年輕的教授,自此晉升為「朱P (Professor)」。 義無反顧 成功首例換心 一九八七年朱樹勳帶領台大醫療團隊,率先完成台灣首例換心手術(正位心臟移植),造成全台轟動,也為台灣移植醫學樹立新里程碑。 然而,此一早經院內人體試驗委員會審議通過的案子,卻因台大院方延遲向衛生署呈報,被衛生署以「違反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處台大醫院六萬元、朱樹勳十五萬元罰款。 時任朱樹勳第一助手的台大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王水深,憶及手術進行中,院長室來電表示尚未向衛生署報備,必須停止換心手術。但當時病人胸腔都已打開,進退兩難。 朱樹勳思索了幾秒鐘,明快而鎮定的說:「救人第一!我們不能因為手續不完備的理由放棄,犧牲一條生命。」王水深說,朱P那種「義之所在,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動容。 領導創新 施展管理長才 兩年後,朱樹勳在救治一名擴張性心肌病變患者時,因捐贈者的心臟條件不佳,進而採取「異位心臟移植」手術,保留患者自身心臟與捐贈心臟,同在體內運作,亦即所謂「雙心人」,再創新紀錄。 台大移植團隊在朱P領導下,於一九九六及一九九九年,分別完成台灣首例心、腎同步移植,及心、肺同步移植手術。二〇〇一年,朱樹勳轉戰亞東醫院隔年,又創下全球首見「三心人」心臟移植成功案例。 朱樹勳在醫界服務長達五十年,前三十年在台大醫院不斷追求醫術創新,無論臨床、研究及行政工作,都做得有聲有色。轉戰亞東醫院院長後,更進一步施展管理長才,讓亞東在短短幾年間,從區域醫院蛻變為首屈一指的醫學中心。 站在病人角度 發揮仁心仁術 二〇一五年八月,朱樹勳卸下長達十六年的亞東醫院院長重任,榮升「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副董事長,正式將院務交給四十年前在台大醫學院教過的學生林芳郁。「朱P」作育英才無數,名師出高徒,包括當天蒞臨觀禮的「柯P」台北市長柯文哲。 堅持「救人第一、規定其次」的行醫信念,有人用「醫界鐵漢」形容朱樹勳「義無反顧」的行醫風格。另位愛徒台大外科醫師李章銘,形容朱P是一位擁有「老鷹的眼睛,獅子的魄力,綿羊的心」的醫者。 行醫近五十載,總計在外科史上創下二十二項國內或世界第一紀錄。這些直逼「醫龍」傳奇,近乎「出神入化」的醫術,也許會讓人產生「不可一世」的想像。然而,親和力頗高的朱樹勳,卻是最沒有「架子」的名醫。 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一顆從行醫以來始終不變的「仁心」,十幾年前即以身作則,帶動被暱稱「小台大」的亞東醫院新進醫師,進行「病人生活一日體驗」。 朱樹勳回憶當年扮演心肌梗塞的病人,「我躺在病床上被推出去檢查時,頭部向前進,雙眼看不到病床前進的景物,這樣的推床法,讓病人很沒有安全感。而右手剛打好針,還隱隱作痛,就被要求簽同意書,也很不舒服!」 他將這些小細節回饋給醫院,如今亞東醫院移動病人推床時,都改成腳部朝前先行,而打針前也會貼心地先問病人慣用哪一手,免除患者不便。 儘管十年前即不再上手術台開刀,八十歲的朱樹勳仍強調:「最快樂的事,還是替人開刀。」現在他除非出國參加國際會議,台大每周一次、亞東每周兩次的固定門診,依然可見這位醫界老將軍健朗的身影。 堅定面對失敗 淬鍊人生智慧 十一年前,天下文化出版《永不放棄:心臟救星朱樹勳》一書,當時將屆七十歲的朱樹勳,在自序〈我的選擇與挑戰〉中寫下:「回首我所經歷的這一連串選擇與挑戰,當時都曾帶給我和工作夥伴許多壓力,但是經過時間的醞釀,如今想來只覺欣然,昔日累的、苦的、酸的汗水和淚水,釀成了後韻無窮的醇酒,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路創造許多輝煌紀錄的朱樹勳,也曾經遭逢人生低潮。如自美學成返台不久,遇到生平首起手術失敗案例,救不回複雜性先天心臟病童,讓他輾轉難眠、一度萌生退意。直到省悟:「消除壓力最好的方法,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 另一項挫敗,是在一九九八年台大醫院任命新院長時,朱樹勳呼聲最高,卻意外落馬。隔年,台大醫院與「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簽訂合作計畫,他自動請纓,至基金會下的亞東醫院掌理院務。 朱樹勳擔任亞東院長期間,會客室裡掛著一幅畫作。那是一九七四年,朱樹勳擔任台大總醫師時,為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七歲女童,留下「與病魔奮戰」的畫作。 三歲喪母、十二歲喪父,三兄弟中排行老二的朱樹勳,從小個性獨立、喜歡畫畫,一度就讀成功大學土木系,後因發現「學土木畫的都不是有趣的圖」,而重考醫學院。 常說「一生只相信科學證據」,沒有宗教信仰的朱樹勳,育有二子,一為皮膚科醫師、一為牧師。近年他受次子影響,開始讀《聖經》。 他當年旅美時,非常喜歡校園牆上的一段禱告文:「願上帝讓我誠心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願上帝賜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事,願上帝給予我智慧讓我分辨兩者的不同。」 如今放下手術刀,改握生命彩筆,朱樹勳仍以無比的「勇氣」與「智慧」,刻畫暮年的美麗人生。 前一篇文章 教授英家銘 數學遇上人文觀 啟發教育新思惟 下一篇文章 多元創意人葛如均 引領科技跨領域 走出台灣新紀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