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大選,強硬派的杜特蒂當選。他的政見常被外界視為與美國共和黨川普一樣天馬行空,但他過去擔任納卯市長時「鐵腕」施政,民意支持度高,菲國選民顯然是期望這位強人改善治安、肅清貪腐。
美國川普幾乎篤定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不但共和黨主流派惡夢成真;連民主黨也擔心反體制與反華府的潮流。即使希拉蕊最後勝出,川普政見仍將繼續發酵,影響未來的政策。
菲律賓人為什麼喜歡杜特蒂?美國人為什麼喜歡川普?這樣的疑問在兩國都引起人們思索與反省。
菲律賓人民受夠了少數政治世家把持政權的寡頭政治,政客貪腐又任人唯親,貧富差距懸殊。美國去年眾人談論大選時,憂心將是柯林頓(希拉蕊)家族與布希家族的對抗,美國將掉入政治家族漩渦。政治世家的「世襲」與精英的寡頭政治,是民主的逆潮流。
英國剛選出薩迪克汗為倫敦市長,正是選民對「民主逆潮流」的否定。薩迪克是巴基斯坦裔的穆斯林、司機的兒子、「廉租公寓男孩」,是西方主要國家首都的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這次薩迪克以壓倒性得票擊敗主要對手扎克;後者出身億萬富翁之家。不少英國媒體稱:「司機之子擊敗億萬富翁之子。」階層相對固定,社會流動活性大幅降低,已成為英國日益嚴重的問題。
菲律賓五名候選人中有三人,獲得四十年來左右菲律賓政壇的豪門「許寰哥家族」支持。經濟學家估計,菲律賓最富有四十個家族掌控國內生產毛額(GDP)七成六。一百七十八個豪門世家控制政局,全國八十個省有七十三個由這些世家統治。國會兩百二十九個席次,約八成被世家掌握。許多菲律賓人懷疑民主的價值,在這次選舉中表達了他們的堅決意志。
英國的扎克就讀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繼承父親兩三億英鎊遺產,還娶了出身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妻子,是典型世家子弟。不少倫敦市民認為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特權階層,「生來就是要統治社會的」。雖光環耀眼,距民眾太遠。
多項民調顯示,川普現象已經蔓延至美國社會;選民厭惡政治精英,願意豪賭美國的未來,讓「體制外的政治狂人」一試身手。菲律賓「體制外的政治狂人」杜特蒂同樣粗鄙,他的勝選可能預告:美國精英希拉蕊的坦途其實「不平坦」。
社會的反體制(反世家政治、反主流政治)與反華府(反倫敦、反馬尼拉、反天龍國台北等)潮流,在各國捲起,正方興未艾。英國首相卡麥隆同樣身世顯赫,卻始終低調不提,壓低身段,接近民眾,是看到了民主的蛻變。
後冷戰時代幾十年,美國領袖多出身幾大政治世家,執行一貫的軍事外交與經貿政策。美國選民不想再選出頂著名校光環或律師出身的精英。
台灣的「世家民主」正在轉型。從前國民黨候選人多被批評是權貴子弟,但民進黨的「官二代」、「政二代」已開始接棒,進入政壇。有些政治家族也捲入一些政經風波,影響新政府形象。當人們反省為什麼喜歡杜特蒂、川普時,台灣也應該思考,選民為何不喜歡體制內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