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帶的是部屬 最輕鬆的叫班底

李碧華 |2016.04.09
1773觀看次
字級
有效管理必須公私混搭,部屬不對勁的答案往往與工作無直接相關。圖╱陳東尼
米色裙裝很淡雅,有重視工作的感覺。圖╱GIOIA PAN
粉紅外套在春寒料峭時節,是最嫵媚。圖╱GIOIA PAN
紅色套裝洋溢出辦公室的嫵媚,工作效率特高。圖╱GIOIA PAN
Ivan(右)自學電腦繪圖,學成後完成品牌網站設立。

想成為天天喝茶看報就能達成任務的輕鬆主管,需要的不是部屬。而是班底,有幾種狀況必定不陌生──才剛接手新部門,馬上有資深員工用理念不合和健康問題求去。(講白了,就是根本不想聽你的)

交辦小事,他說你不重視他;給他大事,他說壓力太大無法承擔。(不管怎麼做,都有人不滿意)上任第一天,發現組織裡盡是:一開口就「想當年」的資深員工、每天一定準時下班的公務員部屬、有事交辦卻回你「等我有空」……,一個比一個難處理。

面對這樣的散沙團隊,別氣餒,並非你的能力有問題,而是需要一套打造班底的技術,讓大家都服你。溝通專家高島宏平不到三十歲就創業,一開始赤字頻頻、人員流動率又高,一度懷疑自己是否勝任,但後來他只用一個問題:「你的綽號是什麼?」加上幾個步驟就收服所有人,讓公司成為業績飆升十倍,產休回鍋率百分百、營業額一百八十億的上市企業。

高島宏平怎麼辦到?

觀察:誰是班底─看見部屬的長處,他會服你。

•分配工作之前,先找出部屬的「1」─一般人對工作的負荷度是正常實力的一.二倍,所以你得先利用幾個案子,測試部屬的1在哪裡。

•公私分明?錯!有效管理必須公私混淆,感覺部屬不對勁時,問就對了─因為答案往往與工作無直接相關。

傳達:你的話要如何刻在部屬心裡

•光用業績目標說話,沒人想聽你,得轉成部屬想聽的話「目標是五萬份訂單」或「讓我們為五萬個家庭帶來食安健康」

•常常「一語中的」,是管理眾人的開始,要刻意製造「相信我,我說的事都會發生」的場面。找出容易預知的小事,事先告知部屬事情會這樣演變,而事情常常如你所預料時,部屬會覺得當你的班底是明智的選擇。

配置:部屬說想做、喜歡的事,你要知道這多半是誤會,喜歡說話未必適合當業務,部屬的適性連他自己都未必知道,你得找出他的適性。

•他說想做不等於他適合,但適合了就會想做。所以別問部屬「你想做什麼?」、「你喜歡什麼?」就算部屬說自己不擅長,只要你覺得合適,就應該放手給他。

帶入:如何讓部屬把公司的事、不干我事,當成自家事

•把流程分得很細,讓部屬從小到有點蠢的成功體驗開始。

•分配工作,關鍵就在「讓他從旁觀的酸民」,變成參與任務的當事人,同時讓他做稍微有點超出能力範圍的事。

世代交替

女力旺 經歷勝過學歷

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百,延畢風氣有增無減,在高等教育門檻愈來愈低的現狀下,學歷價值低,文憑翻身可能變成虛幻。「就業不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幾乎成為世襲」。東吳大學教授吳承武說 。

事業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分析說,近年台灣企業紛紛搶進新興市場、或轉型開拓新型態業務,獵才需求橫跨各產業且已非上市櫃、外商企業專利。東協市場興起、物聯網、第三方支付、數位金融等科技整合趨勢逐漸成形,對人才需求規格更注重科技應用與跨國視野,企業獵才中高階正在改變。

在晉麗明看來,若按總量,民生消費、醫藥醫療、科技業仍穩居三強,而近期物聯網、大數據帶動網路資訊整合產業,加上政府重點產業生化醫藥,已自去年下半年浮現中高階人力需求,預期今年持續發酵。

晉麗明也認為,近年熱門科技應用如數位行銷、行動支付、物聯網與資料經濟等應用領域漸趨成熟,企業獵才自下半年起大幅成長,徵求職務集中於數據分析師、數位行銷人員、系統工程師。而全球高齡化與新興市場興起,也帶動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獵才需求,遍及生產、行銷、法規、品保╱品管人力,具國際市場開拓及管理實務經驗等人才,更是業者眼中的千里馬。

教戰手冊

讚美部屬

施加負荷

怎麼讚美?稱讚部屬不要針對能力,要針對變化,有進步就稱讚,以斜向傳話,可信度最高。「A部長對你讚不絕口」或「我去拜訪B公司時,負責人一直誇獎你」。

怎麼罵人?先認可他的能力,再講缺失。染上輸家習慣的人反而會更努力,因為染上輸家習慣的人會拚命做沒效果的工作,以填補空虛,所以,看起來很努力。

怎麼重振?找一場絕對能贏的比賽,讓輸家相信自己能贏,與其思考這位部屬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不如想,他做什麼沒問題,讓他一定贏。

趨勢平台

逃離青貧 創業挖金

「青年創業現況調查」顯示,在「青貧世代」下,「錢」仍是推動青年創業最主要的動力,更勝於興趣或自我實現等因素。創業資源與技能主要來自於「工作累積/職場經驗」、「自行發想」與「打工經驗累積」三項,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學習之專業」位居第四,且遠低於與職場經驗相關的選項許多;而進一步詢問創業過程中曾經遭遇的困難,受訪者最大憂慮為「籌不到第一筆資金」、「維持營運資金不足」與「客源不足」。

另外,根據調查指出,已創業者設定停損點平均為八十五萬,但值得注的是有高達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已投入資金若逼進五十萬大關還沒回本時,就會認賠準備退場,顯示青年創業者,對資金的運用相對保守。

多數成功的創業者看似以較短的工作時數換得較優渥的收入,但論及所花費的心神以及肩負的精神壓力,絕對遠超過於一般上班族工作時的投入,幾可說與日常生活作息融合為一,建議想圓創業夢者,投入前應該審慎評估,多了解自己的興趣、專長,並充份做好事前規劃與市場調查,才能有所成就。

例如Ivan(圖右)醫務管理系畢,自創團體服設計製作網站,原為網路行銷人員,月薪六十K,接觸行銷成衣萌生創業念頭,自學電腦繪圖、網頁設計、關鍵字設置,學成後,即完成品牌網站設立。

王涵則是台大戲劇系畢,大四期間即創立男性專屬形象顧問公司,進駐台大車庫成立Fersonal,針對不愛逛街、想求快速方便的時尚型男,提供一條龍的客製化購衣體驗,從五十萬創業基金成長到每月營收五萬,第一年即達成損益兩平的好成績。

時尚櫥窗

這樣打扮

去上班

留學日本,對針織衫情有獨鍾的潘怡良常往返兩岸三地,在中國大陸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在服裝界上有奧斯卡之稱的這個獎項第一次由台灣人奪得。

耕耘多年,潘怡良從2001年開始在台灣創立自己的品牌—GIOIA PAN,走高檔路線,為顧客提供量身訂製。 她是在維基聽到了「Try to remember」這首歌而啟發靈感,她說:每次聽到這首歌總會勾起一些情感……,具像的放在衣服上。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跟自己喃喃自語似的對話,她上周在發佈會上展示中國國際時裝周秋冬系列,主題為「記憶中的小艾琳」,走輕情調路線,潘怡良對岸打拚有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