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素人崛起與民主

 |2016.04.09
1440觀看次
字級

有媒體指出,許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傲慢狂妄,屢屢失言的川普,支持度卻如此高。可以說,川普正巧趕上民主退潮,傳統的政治智慧或秩序失去民心;愈目空一切愈顯得有魅力,愈是輕蔑體制,愈能搏得草根群眾喝采。

美國哈佛大學兩位學者羅伯托弗阿、雅斯查蒙克指出,從雅典到安卡拉,從布魯塞爾到巴西利亞,民主失靈的跡象無處不在。過去三十五年裡,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過十二次。兩大黨的兩極分化程度,達到南北戰爭以來最高點。蓋洛普民調顯示,美國人對總統和最高法院的信任度達到歷史低點;對國會的信任度更急劇下降至個位數。

對全球民眾進行的研究也得出令人不安的結果,民主國家一些公民對體制十分不滿,以致於受到「徹底擺脫政黨政治」的誘惑。一次次民調驚見,人們不如以往那樣支持民主政治。

二○一○年美國共和黨靠著保守的「茶黨」勢力,在國會期中選舉取代民主黨掌控眾院。茶黨說:「共和黨選民的不滿情緒,就是政治素人在民調領先的原因。選民不想再聽任何藉口,他們受夠了。」

民眾對政治人物不信任已達到「結構上的不信任」程度,幾乎是各國常態。政黨最大共識是「壓倒對方」,沒有是非,問題無法真正解決。

民主政治雖由兩黨輪流執政,但失望是常態。台灣也如此,才有藍綠兩黨間的第三勢力崛起。

當失望成為常態,就給政治素人提供了登場的空間。在歐洲國家,極左翼與極右翼政黨的版圖日增,希臘「激進左派聯盟」總理齊普拉斯像個頑童,對歐盟諸大國玩民粹。他極具爭議,但人民就愛他對歐盟強硬的耍賴調調。

川普的惡棍正義形象以及柯文哲的顛覆作風,都是選民對傳統政治人物失望後的選擇。

民眾反政治文化的心態,使他們選出沒有政治經驗的素人,但他們有時會「遇人不淑」。印度新德里前年選出素人市長克利瓦爾,當家還鬧事,以為仍在野,率眾霸占馬路,靜坐示威,被警方架走。上台四十九天就辭職下台,也算是「誤闖叢林的小白兔」。

烏克蘭十年前橘色革命,誕生充滿憧憬的民主。突尼西亞一聲春雷,掀起綿延多國的阿拉伯之春。

但人民迎來的是經濟停滯,社會動盪,民主的春燕並未真正到來,有些反而轉成「專權」。類似戲碼在泰國、委內瑞拉也上演。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見證雅典的民主後,稱民主是惡劣制度,會孳生煽動激進、魅力謀權的人,變成獨裁政治。民主的主要核心是選舉,但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塞爾維亞的米洛謝維契、委內瑞拉的查維斯等獨裁者,都是合法選出的「失敗個案」。

西歐國家瀰漫著對民主的譏誚與冷漠。二○一二年民調,七個國家有過半選民對政府不信任。同年英國民調發現,六成二民眾認為政治人物一直說謊。許多人表示,民主發展已停滯,甚至倒退,生病了。

政黨惡鬥是民主病灶之一。政治精英快速耗損,民粹使人視政治為畏途。民粹與民主有時界線模糊。川普受人歡迎,但當他愈來愈可能走進白宮,共和黨選民正開始憂心,這輛「爆走車」可能把美國帶到懸崖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