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夾在大國間的台灣

 |2016.04.10
1391觀看次
字級

中東戰火不斷,有些美國人把禍因歸咎於歐巴馬,譴責他沒有盡力擊潰伊斯蘭國(IS);是軟弱、置身事外的領導人,放任國際事態失控。有人甚至把歐巴馬稱為「投降總司令」。

在東亞地區,釣魚台問題造成日本與大陸關係緊張。南沙群島主權爭議,則使大陸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僵持。日本媒體指出,歐巴馬對華外交軟弱,讓中國得以在南海部署導彈,是中國看透美國希望透過對話解決問題。

「透過對話解決」是理性作法。美國近日再派航空母艦戰鬥群赴南海,主要在宣示,是對話的一種。美國與東協達成共識,亦復如此。日媒批評歐巴馬,所謂「航行自由」並未超出「自我滿足」的領域。顯然,日本希望美國更強硬。

但歐巴馬倡導國際合作主義,早已表示美國不是世界警察。近年美國民調,民眾支持在國際事務「置身事外」的比率是七十年來最高。愈來愈多美國人轉向不干涉主義,厭倦美國充當「解決問題能手」的角色。

中國從經濟崛起,國際政壇崛起,到近來的軍事崛起,與美國形成大國對峙。日本因地緣接近,威脅感日深。但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說,中國不會取代美國,也不會成為另一個美國。他強調中國人沒有多少擴張的基因,也沒有多少當救世主的衝動。

王毅提到修築長城,是守勢而非進擊的軍事部署。中國對外戰爭基本上沒有離開「大中國範圍」,僅極少次揮兵中亞。而大航海時代,歐洲人每到一處就建立殖民地,軍事征服,不乏大屠殺。中國鄭和下西洋僅宣揚國威,從無攻伐,占地為王。

有人擔心南海爭議演變為軍事衝突,但儘管各方擺出強硬姿態,實則包括美日在內,誰也不願輕啟戰端。

美國半個多世紀來,在大亞洲地區打了五場仗,只打贏二次大戰。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四場都顏面無光。美國近年高喊「重返亞太」,但美國有多高意願在亞洲打第六場仗?尤其面對中國,連藉口都不充分。

王毅日前訪美時表示,有人擔心中國是美國主要對手,可能有一天要取代美國。這種戰略互不信任很危險,「會把小問題變大問題」,亦即無事生波。美國的基本心態,其實仍存有「黃禍」觀。

「尋隙」是日本對中國的基本心態。尋隙是指尋事挑釁,從台灣南部原住民牡丹社事件,到蘆溝橋事件挑起八年戰爭,日本都循此軌跡,對中國蠶食鯨吞。中國發展太空科技,日本提醒美國應早結盟,預防未來的太空戰爭。這種冷戰思維,不會存在中國人心裡。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指出,中美之間是複雜的大國關係,每個交往層面都是既合作又有矛盾,美國主要關注中國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王毅指出,中國人均所得仍低,未來仍會將重點放在經濟,放在自身發展。換言之,不但美國此刻沒本錢打仗,中國也不想浪費這個本錢。

美國好當世界警察,中國無此意圖。王毅說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這在歷史上有跡可尋。東海、南海問題,台灣都沾上邊,如何在大國間周旋、對話,應先理解這些大國的基本心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