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施易男 熱情逐夢 戲劇、烘焙跨界雙贏 阮愛惠 |2016.03.11 語音朗讀 40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演員施易男 熱情逐夢 戲劇、烘焙跨界雙贏 圖/記者楊祖宏《紫色大稻埕》是台灣首部以一九二○年代台灣畫家為主題的電視劇。施易男飾演熱愛繪畫的茶行少爺,毅然放棄家業,勇敢追尋畫家夢。圖/記者楊祖宏、青睞影視提供 演員施易男 熱情逐夢 戲劇、烘焙跨界雙贏 圖/記者楊祖宏劇中匯集一九二○年代的台灣畫家,如江國賓(前右)飾演陳澄波、李辰翔(前中)飾演少年郭雪湖等。但施易男(左二)飾演的江逸安,則為虛構人物。圖/記者楊祖宏、青睞影視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圖/記者楊祖宏、青睞影視提供 睽違螢光幕兩年,施易男終於歸隊,在三立電視二○一六年台灣旗艦大河劇《紫色大稻埕》挑大梁,飾演一位無畏現實桎梏、勇於追求畫家夢的茶商「富二代」。 這部戲改編自畫家謝里法的同名原著,以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代本土畫家郭雪湖、李石樵、陳植棋、陳澄波等人為主角,大稻埕為主要場景,勾勒一九二○至一九四九年間,一群時代青年勇敢追求家國理想、藝術大夢的故事;原著雖是小說,卻相當接近真實的歷史和社會情境,製作公司在拍攝過程中,耗費巨大成本和心力,企圖呈現近百年前的服裝和場景。 苦等十年 再戰歷史劇 施易男說,感覺上他和電視圈的隔閡不是兩年,而是十年;距離上次演歷史大戲,是十年前的《浪淘沙》,那部戲他演得暢快淋漓,還入圍了金鐘獎;然而這波浪濤翻湧過後,卻苦等十年才復返《紫色大稻埕》,巧合的是兩部戲出自同一家製作公司。施易男難掩興奮地說:「作為演員,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演堪稱代表作的好戲;繼《浪淘沙》後,《紫色大稻埕》絕對是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期盼能藉著它敲響金鐘!」 施易男在《紫》劇中演茶行小開「江逸安」,從十七歲演到老年,角色貫串劇中幾位主要人物的情節走向,戲份極為吃重。「這是我有史以來拍得最辛苦的一部戲。除了要為戲學習繪畫、校正台詞的發音等細節外,讓我感到很沉重的是,身為台灣人,我們竟然對那段不到百年前的歷史那麼陌生!我在這部戲裡重新感受到當代台灣人被日本殖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在惡劣環境中求生存的努力!拍完這部戲,等於也上了很完整的歷史課。」他說。 拍攝期間,因為求好心切,施易男壓力很大,很久沒發作的氣喘和異位性皮膚炎因而復發,情況比以前嚴重,臉部都出現紅疹了。為了拍戲,他不得不服用類固醇壓制症狀,副作用就是胖了三公斤,臉變得「圓潤」了,差點不能連戲。戲殺青後,施易男馬上停用類固醇,因為對於壓力,他早就找到很好的紓解之道,那就是「做甜點」。 生活喜樂 做甜點紓壓 施易男說,他的真實人生,和戲裡不顧家傳本業、勇於追尋繪畫夢的「江逸安」有相當對照之處;幾年前,他為了追求烘焙夢,毅然決然暫放演藝事業,專心在甜點「馬卡龍」的世界裡摸索闖盪,開設網路商店也開班授課,雖然非常辛苦,且獲利和演戲不能對比,但他卻從中感受到莫大的喜樂及工作的意義。 他說:「我十五歲開始演戲,入行就遇到非常棒的王小棣老師,她非常尊重專業,每個環節都有步驟;但這些年來,演藝圈的環境不斷變化,因為經濟因素,成本不斷壓低,於是出現很多不專業的狀況。在這樣的環境裡,很多事愈做愈辛苦。十次的工作裡,有超過一半的比例,都受外在環境很大的干擾,我對演戲的熱情也一直消退……幸好,我在甜點的世界裡,重新找到熱情和幸福感、成就感,甜點教會我很多事情!」 興趣指引方向 開創第二人生 終於又等到旗艦大戲《紫色大稻埕》前的十年旅途中,施易男轉過兩次彎,一是學烘焙,一是念研究所。 先前接連在兩部戲裡,接觸到做糕餅,喚醒了施易男內在的「烘焙魂」。「我發現對這方面有興趣,於是開始自學,後來竟然也考上證照。我開始挑戰業界公認最難做的甜點——馬卡龍,想不到第一次做就成功!可是,接下來的上百次,都是失敗的,但這反而激起我的鬥志,我秉持金牛座不屈不撓、追求完美的性格,一定要把它學會!姐姐覺得我很瘋狂,於是在我決定開店的時候,提議店名取為『樂芙依La Folie Des Macarons』,意思是『為馬卡龍瘋狂的人』!」他笑說。 一開始投入甜點事業,媽媽很不高興,一方面心疼兒子被烤盤燙傷的雙手,二方面是「要作幾千個馬卡龍,才等於拍一集戲的收入?」施易男說:「媽媽說的沒錯,但我向她解釋,我做馬卡龍的成就感,和演戲是不同的。後來我也有所退讓,有接戲的時候就暫停甜點的訂單,好好演戲。」 重回校園 遇見心靈導師 而到佛光大學攻讀藝術研究所,也是施易男人生中的一個奧妙因緣。「我大學念的是文化大學戲劇系國劇理論組,踏出校園後,一直很嚮往再回到單純的校園生活。但是早期為了生病的爸爸及媽媽的劇團,我必須很努力工作賺錢;直到達到階段的目標後,我覺得要對自己好一點,決定重拾書本。」他說。 原本施易男鎖定的是戲劇研究所,但一位攝影師朋友建議他念藝術研究所,讓自己的思考可以更開闊。他接受了友人的建議,也認真地去找資料、讀書,結果真的考上了!「不是推薦的喔!是真正公平公開的考試。我很謝謝朋友的建議,他真是我的貴人!」他笑說。 在佛大念書期間,施易男遇到畫家、雕刻家等不同藝術領域的同學,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在這裡,他更遇見了對他的人生,有莫大啟發的林谷芳老師,不論是在禪學、在人生的思考,甚至是做甜點這件事上,他都有前所未有的想像和理解。 全心投入 至少無怨無悔 就在林谷芳老師的課堂上,施易男參悟到「磨磚不能成鏡、枯坐哪能成佛」的事理,他想,既然要做甜點,就不要三心兩意,預留退路,而是要全心全力投入。他花費百萬購買器材,沒有合夥人,接了單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慕名而來訂購的網友,所收到的每一顆馬卡龍,都是在這位「甜點王子」的呵護下誕生的喔! 念研究所和做甜點,教會施易男很重要的一件事:「想做什麼就勇敢完成,它將在你人生的轉彎處,給你不一樣的天空;或許過程並沒有想像中美好,最後也沒有世俗定義的成功;但至少『我做過了』這點很重要!」 如果有人說:「我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在原本的工作之餘,我還可以做什麼?那怎麼辦呢?」「甜點王子」說:「很簡單,你只要走到書店去,看自己很自然地走到哪一區,它可能就是你的第二事業。因為你喜歡,你就願意吃苦,再累也無所謂。我就這樣走向甜點,也這樣鼓勵每一個人!」 母親的鐵粉 樂見歌仔戲傳承 眾所周知,施易男是事母至孝的兒子。他的母親是國寶級歌仔戲小生「小明明」巫明霞,曾經紅遍全台灣及東南亞,而今是歌仔戲界的老師,近十五年來,她在「明霞歌仔戲團」開班授徒,專力於教育和傳承。「媽媽對傳承這件事很堅定,這也是她生活的重心。我所要做的,就是無條件支持她;我對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身體顧好。」施易男說。 目前小明明的劇團和施易男的烘焙工作室相鄰,小明明每半年開一期課,周六周日授課。施易男很開心地說:「媽媽這一期的學生裡,有十六歲的高中生和十四歲的國中生,可見這項傳統藝術愈來愈受到年輕一輩的喜愛,在傳承方面也愈來愈有成果了。」 媽媽一生執著於歌仔戲演藝事業,到了老年仍熱情不減;施易男則感謝老天的厚愛,讓他在對演戲失去動力時,還能從甜點中尋回工作的熱情。他說:「入行這麼久了,我想給後輩一些建言:『勇敢一點吧!如果這真的是你想做的事,那就勇往直前,不要躊躇停滯了!』」 這次接演了《紫色大稻埕》,施易男更堅定這樣的人生信念。他說:「百年前的台灣青年,為了追求一己的夢想,不畏懼當世的種種阻礙和困難,他們是那麼地勇敢,不像現在的人,也許因為資訊取得太容易了,反而讓人想太多,變得不勇敢,三年、五年,還在原地打轉。夢想如此可貴、時間如此有限,不要覺得自己不年輕了就不再學習。拍完這部戲後,我圓了一個大夢,但之後我還有很多夢想要一一去實現,希望每一個有夢的人,也趕快化想法為行動吧!」 前一篇文章 秀傳總裁黃明和 視病猶親 打造小地方大醫院 下一篇文章 音樂理療師吳慎 從文獻起步 樂先藥後翻轉醫學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