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理療師吳慎 從文獻起步 樂先藥後翻轉醫學

阮愛惠 |2016.03.18
6855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阮愛惠 圖/風潮音樂提供

「音樂療法」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另類療法,卻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其在神經臨床方面的療效超過藥物的四到八倍。中國的音樂理療師吳慎,三十年前就已提出了「樂先藥後」的理論,且以獨創的中國音療音樂作品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及美國等地區,累積了可觀的治療成果及研究成就。

自然樂音 調節人體

吳慎說:「人類生命體的運作,聽覺感官是最早啟動,也最晚消失的;人類的每日生活離不開各種音聲。好的音樂可以直入人心、調節性靈甚至改變人生。用音樂養生治病,並不是我發明的,八千五百年前的賈湖文化、三皇定五音十二律通人體十二經脈、老子大音希聲等已提出,我承接歷代聖人以音樂養身的智慧,加上西方的醫學科技,才創發出我的音樂理療法門。」

吳慎創作的中國音療,就是用非常自然的樂音,調理人體的精氣神,以一周為療程而言,每天用不同的自然聲波,對應不同的臟器,用序化的生活頻率,共振身心和細胞。他指出:「我們的身體,不光耳朵會聽,整個皮膚和竅穴也會接收聲波振盪。我運用聲波能、聲納、聲波的光譜和磁性,使人類大腦、神經及DNA都得到振動,提煉深層靈性,達到怡情養性的功能。」

二○○二年吳慎首度應邀來台舉辦講座,引起熱烈回響,當時的百歲壽翁陳立夫還特別書寫了〈氣足功深〉墨寶相贈;二○○五年他二度來台,台大李嗣涔教授對他的「樂先藥後」理論和療法亦推崇有加;隔年三度來台,進行一系列的學術座談與公益演出,他所主張的聲波共振對人體經絡與腦波的影響,尤其與全球第一位研究光電與人體脈穴醫療的張榮森教授,有相當對應的關聯。

出版作品 預防疾病

何謂「樂」?何謂「藥」?吳慎指出:「為了證明失傳千年的中國音樂療法確實存在過,我查證各類醫書,終於解釋出《黃帝內經》五音療疾和《易經》五音八聲的相應關係。早期人類以音樂治病的同時,逐漸發現草本植物的五味,亦可醫療五臟之疾,人因病癒無痛而『樂』,故在『樂』字上加了草字頭,形成延用至今的『藥』字。」

吳慎把多年來深究的學術理論及臨床治療的成果,陸續整理出《生命之樂.樂先藥後─中國音療的世界回響》、《音樂創造生命奇蹟》及《律動胎教.複方理療音樂》等書,同時也出版了《中國音療1.理療養生音樂》及《中國音療2.複方理療音樂》兩套CD作品。

吳慎指出:「雖然數十年來幫助了不少人,但我一己之身,救人是有限度的,全球暖化使人類免疫下降,爆發太多疑難雜症;『樂先藥後』就是以預防疾病為目的,創作中國音療理療養生音樂,更是美國頂尖醫學專家、音樂家也樂於使用保持健康的預防理療音樂。」

在台灣,十年前便接觸吳慎中國音療的吳潮峰醫師,長期研究國內外的健康音樂專輯,他發現吳慎創作的音樂是百年難遇的養身聖品,他說:「無意間,買到吳慎第一套作品,真的讓我非常驚訝!如今第二套作品問世,讓我更吃驚,竟然可以調和五臟裡氣,再配合第一套作品,調和經絡表氣,兩套就能對身體能量場有所助益。」

長期致力於養生健康音樂的「風潮音樂」,為推廣音樂療法的養生觀念給大眾,二十六日下午三時在台北矽谷國際會議中心,將舉辦台北唯一一場「音樂創造生命奇蹟—律動胎教音樂分享會」,現場將與吳慎視訊連線,請他分享新作品《中國音療2》的音樂配方,同時也邀請多位喜愛「吳慎中國音療」的樂友,分享他們聆聽音樂的心得與身心轉變的寶貴歷程。

苦中作樂 成長期開啟音療路

一九五八年次的吳慎,五十多年來的人生,帶著濃厚的傳奇色彩。他出生在河南商丘,祖父輩在此創辦了「天元天順」老字號商貿藥業大樓,行醫救死扶傷,同時做一些貿易生意,在當時算是大戶人家。但也因這樣的家境,大陸文革時期吳家被批鬥,爺爺冤死、奶奶殘廢,家中財產化為烏有,父母走投無路。

吳慎回憶說:「父親在外面承受了諸多打壓,回到家後,稍不如意,就對我一頓棍棒打罵。他常拿帶著銅頭的煙袋鍋頭敲我腦袋,一下就一個大血包,當下疼痛難忍、腦袋一片空白。」

除了挨打,吳慎還要幫忙家中生計,凌晨四時即起,到城牆外掃硝土、拾磚塊,換取一點零錢。又因母親手傷成殘,很多家事都落在吳慎身上,做飯擔水、洗衣買煤……即使百般操勞,父親也沒少打他。

身心俱疲 樂音療癒

在家很辛苦,在外面也受到老師同學的輕視欺侮,才十多歲的吳慎,就因心煩體弱出現了偏頭痛和失眠的症狀,有時頭痛得快窒息;睡不著時,看書、打拳到凌晨,都還了無睡意。「後來是怎麼解決的呢?有天我又失眠了,無意中拿起古簫,跑到城外的河邊吹簫,那天月色皎潔,我吹了幾首曲子之後,頭痛居然消失了;回到家,就有了睡意,一覺足足睡了一天半,才被我媽打醒。」他笑說。

吳慎幼年時即跟著哥哥練竹笛、土塤、古簫和二胡等傳統樂器,小學時因有這方面的才華,被選進文藝宣傳隊。在生活中遭遇苦悶及身體感到饑寒病痛時,身邊若是有樂器,他很自然地拿起來吹奏一番。

有一次,在胃寒引發劇烈腹痛時,他看到哥哥買回來的塤,突然想到以前在一本舊書上看到的「伏羲造瑟塤調理百病」的畫面,於是拿起塤吹了起來。他描述說:「古塤發出了渾厚寬慰的低頻旋律,瞬間引發了我內臟脾胃的振盪梳理,我的頭部感到一股暖流,下達中腹和胃部,肚子咕咕響了一兩分鐘,疼痛居然止住了。」

鑽研經典 自學醫理

吹簫可以改善頭痛和失眠、吹塤可以止胃腹痛,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吳慎覺得這些現象不是偶然,開始尋找答案。家裡地窖就藏著爺爺吳華先留下來的古醫書,但他看不太懂,常遇到不識的字和難解的詞,「沒其他辦法,只好去請教老學者,一次問一個章節,甚至一句話。後來我在《黃帝內經》裡的五音疾療理論裡,找到洞簫『木音』清肝利膽的根據,也一再從老祖宗的書中,找到樂音治病的醫學原理。」他說。

青年時期,吳慎響應知青「上山下鄉」的號召,在鄉下大量勞動的餘暇,繼續研習古籍舊典;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八年間,他除了擔任公務員,也一邊研究國學、國醫和國樂,隨著工作,他到農村扶貧救災之際,開始將祖父傳下來的醫術及自己研究的「樂先藥後」的心得,應用在缺醫少藥的村民身上,減輕了他們的病痛疾苦,幾年下來,他作了上百場的公益活動,到一九九四年時,他已在河南民政部審批下組建「東方福音音樂理療中心」,立下他這一生的志業基礎。

吳慎感懷地說:「別人總說我創作的音樂,是無法模仿的。因為我這段人生經歷是他人沒有的,他們沒有被同齡人打斷肋骨、沒有受學校的人格侮辱,也無法感受躲到老祖宗懷抱裡饑渴學習的快樂……也因此,沒人比我更了解『苦中作樂』!」

未來願景 廣泛推廣音律養生

吳慎曾與美國佛州迪士尼癌症醫院芬格蘭博士進行過八年的研究,證明中國音療在止痛上有很好的療效,臨床上也發生多次奇蹟治癒的案例。曾經罹患淋巴癌的美國奧蘭多腦神經科專家哈雷博士,一九九九年曾接受吳慎的治療而痊癒,後來未再復發。

吳慎說:「我並不會治癌,而是利用聲波讓患者的免疫體提高,加強代謝體內的毒素垃圾。」哈雷博士是腦神經醫學權威,他在自己的研究中也早已發現,就心理神經免疫學的理論來看,人類的免疫系統存在著一種概念上的能量,它能透過相對論的轉換型式,轉化成數倍於光速的物質,成為人體人具有能量的免疫分子。

吳慎除了治有病及末病之人,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想要照顧廣大的長壽健康老者,讓一生為社會付出心力的長者們,有一個頤養天年的地方。他說:「伏羲、軒轅、孫思邈等,他們都活到過百歲,當時沒有很多藥物,如何維持身心健康?我從大量文獻中一步步探尋,發現古人都是利用『琴棋書畫』來怡情作樂養生的。」

吳慎觀察現代人的養生之道,大多只研究如何用五味─酸、甜、苦、辣、辛的食物來營養身體,大吃大喝,反而導致營養過盛而得病。「大多數人,還不了解五音也具有營養與醫療的重要作用。《史記.樂書》:『正教者皆始於音,音正而行正。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意謂在人體的營養及醫療實效上,五音並不比五味缺少營養價值。」

吳慎為了證明失傳千年的中國音樂醫術存在之客觀事實,及其珍貴價值,他遍覽古書,編創了一系列的五音音樂醫藥處方—中國音療音樂,以音律來調動人體的陰陽,使體內產生同頻共振的優化作用,以協調人的氣血平衡,增強免疫力,進而增進臟腑各器官的互動功能。此系列作品在歐美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醫療方面,更是中西醫師共同推薦的最佳養生保健音樂。

他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傾畢生所學,使生命本能與古老的韻律,化為現代音樂的律動音療,讓聽得見、感覺得到的聲波能,加入人體生物資訊場,促使五臟六腑有疾病的患者康復,也讓追求養生的人,透過這個方式得到更有效益的生命滋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