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外長王毅在華府智庫發表演說,明白表示:「期待五二○後台灣新的執政者會以自己的方式,表明願意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所規定的,大陸、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段談話引起各界不同的解讀。王毅的話雖然沒有直接表述「九二共識」,但其核心意涵的「一中原則」毫無改變。兩岸關係欲求平順,各方都期待蔡英文在五二○的演說能夠符合憲法的「一中原則」。
蔡英文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只表示有「九二會談」的事實之後,大陸也知道,若一味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雙方將沒有轉圜餘地。九二共識的主要精神在「一中原則」,即使國民黨的「一中原則」其內涵是「一中各表」,大陸都可以接受,憲法的一中原則更是大陸可以接受的,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將台灣和大陸分為兩個地區,這是王毅提出「憲法說」的背景。
但是綠營學者認為,王毅的「憲法說」是從「九二共識」邁向妥協的一步,正如蔡英文先前提到,「只要民進黨當選,大陸就會向民進黨妥協。」若真正要細究的話,「九二共識」反而比「一中原則」更多模糊空間。綠營若認為王毅的「憲法說」是妥協,倒不如說是緊箍圈,把原則框得更緊,迴旋的空間更小。
也有學者認為王毅的「憲法說」是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無意間承認了中華民國的治權,同時還向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邁進。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說,我方一向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主要核心就是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今天大陸能夠面對中華民國憲法,我們樂觀其成。其實,這些解讀都過於一廂情願。
不論綠營或其他學者如何樂觀解讀,其實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原則根本沒有改變,因為「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就是一體的兩面。王毅說「他們自己的憲法」,用意在強調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原則」,如此而已。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日昨也表示,王毅的核心訊息是「兩岸同屬一中」,希望大家「不要錯誤解讀,我們的大政方針沒有改變。」
大陸的「大政方針」很清楚,問題在即將於五二○就任總統的蔡英文願不願意公開表示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如果她願意以行動或言語表達對於中華民國憲法的遵守與實踐,甚至直接表達認同「憲法一中」原則,咸信此刻陷入緊張甚至邁入「冷和」的兩岸關係就立刻解凍,兩岸柳暗花明的未來可期。
各界之所以對蔡英文還抱持猶疑態度其來有自。一因她過去主張兩國論,即使參加兩次總統大選也從未對「一中原則」鬆過口;二因民進黨立委剛上任就藉著「轉型正義」之名,提出一些非常具有政治性的法案,諸如總統交接條例、黨產條例、廢除國父遺像等議案,不僅有清算國民黨的意味,「去孫中山化」更有否定中華民國的意味。看在大陸眼中,正是明著搞台獨。
兩岸關係是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無可迴避。若想繞過中國大陸,不論是經濟或是外交,甚至國際空間,台灣都沒有任何出路。當為蔡英文所深知。五二○蔡英文要如何表述兩岸關係的「一中原則」,大家都在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