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農曆春節過後,由中央研究院負責的抗乳癌新藥研究,結果不如預期,新聞占據媒體大幅版面。這個事件,本質上是醫學研究,但令人意外的是,後來竟爆出準總統蔡英文的家人也是該案的投資人之一;整個事件因此在醫學、科研、投資之外,又沾染上了政治因素。真相如何,是否另有隱情,已經引起司法單位注意,展開調查。
該案通稱「浩鼎案」。浩鼎是一家上櫃生技公司,國外公司技術移轉,準備開發抗乳癌疫苗,從市場和造福女性的觀點看,「浩鼎案」當然是值得期待的計畫。
可惜,第一階段人體實驗結果公布時,浩鼎承認,「雙盲」實驗沒有過關,撇開專業名詞不談,簡言之,就是人體實驗失敗;接下來的申請藥證、疫苗開發、上市,也都嘎然而止。
政府一直將生技產業列為重點扶植對象,甚至通過《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大力輔導,視為台灣產業轉型的希望之所在。「浩鼎案」雖是民間公司自國外技轉,但也是一家上櫃公司,對投資人有社會責任。隨著「雙盲」實驗宣告失敗,不但開發新藥的期待落空,連帶也扯出了蔡英文家族在此案中的角色。
蔡英文的兄長被爆是浩鼎案的股東,持股比例占第五名。而在浩鼎案宣告失敗之前,股市出現大批出脫持股的現象。這是一個警訊:是否有人有內線消息,提前賣股出場,放空浩鼎牟利。從宣布開發案失敗以來,浩鼎的股價從七百多元連跌四根停板,驟降到四百多元,如果事前有內線消息而放空,這是多麼巨大的獲利!但其它投資人的鉅額損失,卻只落得哭訴無門。
事件發展至此,司法單位主動介入調查。外界也很自然且好奇的想到,蔡英文似乎情有所鍾,對生技產業格外關注。八年前的「宇昌案」,大眾記憶猶新。蔡英文前腳從行政副院長卸任,就讓自已家族投資了也是政府扶植的宇昌公司。後來,又在宇昌沒有新產品上市獲利的情況下,出脫了持股,獲利了結。
對照「宇昌案」與「浩鼎案」可以發現,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同樣有蔡家的投資,同樣有相同的企業家加入、同樣是產品不成熟但「本夢比」超高的股價…。這種種疑點,都應予釐清,不宜讓蔡英文揹負著外界懷疑的眼光,走進總統府。
生技產業是高科技、高獲利,但也燒錢的產業。歐美跨國大公司的研究規模與資金投入,遠遠超過國內相關公司,甚至超過政府投資,而成功比率百中選一。從「宇昌案」與「浩鼎案」的經驗,我們也嚴肅主張,政府應正視生技產業與新藥開發之不易,扶植之外,也要有嚴格監督機制,不能讓小額投資人成為有心人士的提款機。
蔡英文因身為準總統,被外界嚴格檢視;也應以高度自我要求,處理涉及政商利益的事件。這不是故作清高,也不是沽名釣譽,這是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必須具備的起碼條件。民進黨揹負著前總統陳水扁的貪腐包袱,走了八年,如今好不容易再度取得政權,蔡英文有責任徹底廓清飄在民進黨頭上的貪腐烏雲,並翻轉另外近四百萬選民對她的印象,這才是一個完全執政者應有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