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產業之旅第三站拜訪台中火力發電廠,在閉門座談中環保團體提出「二○二五非核、無煤家園」的提議;她驚訝地表示,沒想到非核之外,還要面對無煤這麼困難的事,「這是很艱困的挑戰」。
此一新聞,對照選前民進黨提出的「永續能源發展政策」,可見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太過理想、天真。一旦要付諸執行時,才發現自相矛盾,問題重重。讓我們仔細回顧民進黨的永續能源三大策略吧!
在電源開發方面,民進黨主張要落實台電「電源開發方案」,逐漸增加燃氣,降低燃煤,及提高火力發電的排放標準等。這是因為「非核家園」勢必導致溫室氣體和空氣汙染排放物質增加,以犧牲環保為代價。問題是,新增燃氣機組需時約一百零八個月,若包括廠址勘選與土地取得,則時程更長,因此規畫長期電源開發之期間至少要十年以上;而十年之間有甚多不確定因素,包括民進黨本身的主張其實就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無煤」更是。
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包括落實節電計畫與「尖峰負載管理」、實施「需量競價」;長期則要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問題是節約用電和電費高低成正比,電費高,民眾才可能節能。在當前油價不斷下跌的情勢下,燃油發電成本走低,民眾節電的誘因也愈來愈低,需求面管理的政策會無效,產業轉型或升級的壓力也跟著下降。更矛盾的是,民進黨一直迴避非核目標下「長期電價調漲」問題,甚至暗示未來十年電價不會調漲,豈不是鼓勵耗能的企業更加觀望,不積極提升能源效率。
就發展再生能源部分,民進黨除了要檢討現行的「競價機制」與「容量安裝上限」,更特別強調推動太能光電與風力發電等,以進軍國際市場為遠程目標。問題是,石化能源的價格大跌,導致綠色能源的成本和石化能源成本差距不斷擴大,只會使得再生能源的發展受阻。且綠色能源的占比有技術和市場的限制,不是有心發展就能實現,這可以從歐美先進國家長期發展綠能占比無法突破三成的事實看出難度。而即使強制提高綠能的比率,發電成本提高,如果不漲價,則民眾不會節能,能源政策還是無法永續;調漲電價,又違背選前的承諾,在政治上如何面對民眾的反彈,恐怕是當初不願說出真相必須付出的代價。
因此在民進黨原來的「非核家園」目標下,未來勢必增加依賴石化能源及綠能不可。而石化能源有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對環境保護非常不利。若是依賴綠能,就會有電力供不應求(缺電),就是電價非漲不可的問題。若加上「無煤」的要求,則環保問題或許稍減,但電價勢必調漲不可。選前許多民眾對於民進黨能源政策的質疑,「保證非核」、「不缺電」、「不漲電價」三者本來就不可能全部同時實現的。
我們建議新政府重新檢視能源政策,誠實面對能源、環保和經濟三者平衡的問題。非核家園如何實現,應該誠實告訴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