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就科學的考據神怪並不存在,但保有存在的想像與敬謝,並不扞格現實的生活,卻能厚增想像與創意,那麼就姑且相信水木茂的「沒有看到並不表示不存在」。
文/方梓
從女兒一歲半開始的耶誕節,我就充當耶誕老人在她房門口掛襪子放禮物,還煞有其事地要她在前幾天向耶誕老公公要禮物。她很高興有一個她完全不認識的人竟然要送她禮物。於是我跟她說了耶誕老人的故事,她就愈發相信有耶誕老公公的存在。
女兒四、五歲的那兩年耶誕節,一直吵著要等耶誕老公公,跟他說謝謝。
「我想跟耶誕老公公說謝謝,他送我禮物,我不要睡要等他。」
「可是耶誕老公公說,不睡的小孩不乖,不給禮物喔!」
「那我先去睡,他來時妳叫我起床。」
「我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來啊。」
「那我打電話給他,我要換禮物。」
「耶誕老公公沒有電話啦,還有妳之前說的禮物,耶誕老公公已經準備好了不能換,全世界那麼多小孩,每個小孩都要換,他會累死。」
女兒小學一年級,耶誕節的前一天,一回家就問。
「我同學說沒有耶誕老公公,禮物是你們放的對不對?」
「妳覺得有沒有耶誕老公公呢?」
「沒有,因為我沒有真的看過他呀。」
的確,大女兒小學一年級後就不相信有耶誕老人,也告訴她三、四歲的妹妹,耶誕老人是媽媽扮的。
在臉書上曾有人詢問臉友該不該讓甫上小一的兒子繼續相信有耶誕老人的存在?有人認為讓小孩保有童稚的想像力,有人以為要認清事實,耶誕老人只是傳說並無科學根據。每年十二月,電視的電影頻道總會應景地播放有關耶誕老人的故事,多半都是相信有耶誕老人的存在。
沒有看到就不存在嗎?日本知名漫畫家水木茂以畫鬼怪聞名,《鬼太郎》、《河童三平》更是膾炙人口。他的名言就是:「沒有看到並不表示不存在。」他相信人世間有神鬼妖怪,這些妖怪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甚至為此蒐集日本古藉,繪製《日本妖怪大辭典》,有窮神(看到他和有錢無緣)、有忙碌神(被附身會窮忙個不停)、有洗豆怪、大腳怪……雖是妖怪,卻並非都是害人的,且十分具有人性。
因為水木茂,日本風行妖怪傳說,也因此獲得紫綬褒章的榮耀,並在他的故鄉境港市,將他筆下的妖怪文化及角色融合於市區上成為觀光文化區。
一九九三年「水木茂道路」正式揭幕,初期在街道上一共擺置了二十三個妖怪銅像,至今已陸續增加到一百多個。另外,往返於境港市至米子市之間的JR境線上也有外觀塗繪著鬼太郎漫畫中的「鬼太郎列車」行駛。
作家黃春明的作品不乏鬼神,如〈呷鬼的來了〉、〈眾神,聽著!〉寫民間相信鬼神,雖有極小部分的反諷,卻也反映一般人對鬼神的敬畏。
黃春明從小阿媽就告誡他,每個東西都有「神」,都要敬畏。看似迷信,其實是教導小孩要敬重大自然,敬畏天地萬物,唯有敬畏才會珍惜。
世界各國的原住民也都有很多神怪傳說,這些傳說豐富了他們的文化。包括希臘神話、阿拉丁傳奇、中國的《山海經》、《搜神記》、《聊齋》等等,豐潤了人類的想像力,更是滋養文學的肥碩養分。
也許就科學的考據神怪並不存在,但保有存在的想像與敬謝,並不扞格現實的生活,卻能厚增想像與創意,那麼就姑且相信水木茂的「沒有看到並不表示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