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百多天,大力攪動全球市場,台灣置身其中正猶如搭上了恐怖的雲霄飛車。四月的高關稅制裁,五月新台幣匯率的暴力升值,台灣的經濟、產業全被震得七葷八素。近年台灣的出口、海外投資過度傾斜美國與美元資產,如今遇上美國的國家利益政策急轉彎,若不審慎因應,對台灣經濟必將造成「動搖國本」的傷害。
美國在四月二日祭出對全球國家的「對等關稅」清單,台灣被課以百分之三十二的重稅;隨後雖然宣布對台灣在內的七十五國暫緩實施九十天,但台灣並沒有因此鬆了一口氣,反而在五月伊始就經歷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數十年來首見的暴升行情。
五月一日行政院發布新聞稿,宣布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已率團隊結束在美國華府首輪的實體諮商。隔天台北匯市一開盤,新台幣就暴漲近一元,創三十多年來單日最大漲幅。中央銀行放手的態度明顯,市場一面倒的預期新台幣會暴升,匯市禿鷹見機更肆無忌憚炒作。五日盤中甚至驚見二十九點五七元的價位,逼得賴清德總統與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不得不出面澄清,央行也才開始力守新台幣在三十元大關。
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曾提出外匯市場的「柳樹理論」,意指在匯市波動時,不會固守一個價位,而是像柳樹枝一樣有彈性;等風(熱錢)靜止了,柳樹枝也會停止搖動。但彭淮南擔任央行總裁的二十年期間,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新台幣匯率比鄰近國家相對穩定」;如今新台幣短短數月之間就升值百分之十,如此劇烈的升幅比任何一個貿易競爭的亞洲國家都高出許多,柔軟的柳樹枝若遇颱風是連樹幹也會被連根拔起。我國經濟是以出口為導向,美國地區又已重新變成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廠商辛苦賺得的利潤可能被「高關稅成本加暴力式升值匯率」吃光,衝擊將比以前只有單純匯率升值更嚴重。
台灣內部的投資商品不足,龐大的壽險業資金苦無正常的消化管道,近年在政府修改保險業投資比例的順勢引導下,紛紛加碼海外投資,而以美元計價的美國債券等全球固定型收益商品已是投資大宗,台灣現已成為全球債券市場的「大債主」。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目前台灣大約持有一點七兆美元的債券商品,其中約有七千億美元就是在壽險公司手上。而壽險公司顯然沒有全數將這些美元計價的債券投資做好適當的避險,目前約有四成的美元資產暴露於匯率風險中,規模相當於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六成。新台幣最近大幅升值,壽險業的淨值火速縮水,稍有差錯就有可能引爆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台灣政府正積極的「脫中入北(美)」,美國再度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美元計價的海外資產更是台灣政府、企業和民眾手中最大的投資配置。如今遇上粗暴魯莽的美國總統川普高倡「美國利益」,國家政策一夕變臉,必使台灣的經濟、金融、產業立即遭逢險境。令人擔心的是,一旦讓國際禿鷹看準台灣政府完全沒有抗拒美國無理索求的立場與能力,找到破口炒作狙擊,屆時台灣勢必將面臨更大、更艱鉅的硬仗與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