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是指從對方瞬間的舉止與穿著,魯莽地誤下判斷。日前,讀到一則故事,頗有振聾發聵之效。
故事是說迦羅越想擁有文殊菩薩的大智慧,常常誠心頂禮,祈求文殊菩薩現身,為他加持。一日,迦羅越準備了豐盛素宴供養僧眾,並在宴席放上大座,希望文殊菩薩蒞臨。說時遲,那時快,來了一位穿著破爛,其貌不揚,髒兮兮的跛腳老人,準備坐上大位。
這個位子是準備給文殊菩薩的,迦羅越急忙阻止老人,讓他坐在旁邊位置吃飯。沒多久,老人又往那座位移去,迦羅越再度勸阻。一來一往,總共七次。老人終於放棄,遂在一旁用餐,迦羅越也放下一顆大石。
忙了一天,迦羅越回到家,倒頭就睡,在睡夢中,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對他說:「你不是一直祈求我現身嗎?為了滿你的願,今天我現身應供,你卻一直阻止我坐上去,總共七次,為了不要讓你起煩惱,我只好坐在一旁用齋。」
迦羅越從睡夢中驚醒,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十分懊惱。
我們何嘗不像迦羅越一樣,總以自己的習氣,從對方的外表或舉止去判斷他人,魯莽地斷章取義,錯失了許多機緣,無意間也誤傷他人之心。從這個故事,從現在開始,提醒自己,勿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