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獨立書店 晴耕雨讀小書院 找尋理想的生活

郭士榛 |2016.01.03
4059觀看次
字級
晴耕雨讀小書院內部擺設。圖/晴耕雨讀提供、林芳合攝影
圖為書院外觀。圖/晴耕雨讀提供、林芳合攝影
書店風景無限好。圖/晴耕雨讀提供、林芳合攝影
除了書,還賣手繪明信片和手工布包。 圖/林芳合
書屋內呈現古早風格。圖/林芳合
書屋一隅。圖/林芳合

文/郭士榛 圖/晴耕雨讀提供、林芳合攝影

車子往中壢平鎮、龍潭方向行駛,陌生的路徑讓人心中焦慮,不斷注意路邊是否有「晴耕兩讀」的路標。由中壢市區開出大約二十多分鐘,終於在車水馬龍的縱貫線上看到箭頭路標。轉進小巷恍如幻象,眼前景物別有洞天,綠色草坪、高大蔥綠的樹、奼紫嫣紅的花圃,加上舊建築改建的書屋,「晴耕雨讀小書院」如同世外桃源,雅致寧靜宛如置身童話世界。

走進書屋,經營者洪毓穗、曾建富夫妻回家吃中飯尚未返回書店,我便自行參觀,書架上有新書、二手書、CD、手繪明信片及獨立刊物,琳瑯滿目。當我正專心觀賞架上書時,身材嬌小的負責人洪毓穗現身說明,「晴耕雨讀小書院」是屬生活風格書店,提供點心飲料的複合式書屋,書櫃中擺放著集生活、藝文、旅行、設計、自然、農業、心靈、手作類的二手書、新書、明信片及獨立刊物。

獨立刊物受到歡迎

「晴耕雨讀小書院」內有一條明文規定,「消費者要購買了書,才可拿到咖啡座上翻看」,洪毓穗表示,小書院內的新書與二手書的銷售占比各半,但新書的利潤很低,主要的利潤來源都是二手書跟飲料,書店才有辦法繼續經營下去。至於二手書來源,除了參考書不收外,其他類書種都收,他們會精心整理挑選再上架。

小書院中有些特色類別區像是獨立刊物,一般書店買不到,大多是編輯用心編創的刊物,是特殊消費者喜歡的商品,像是有一份報紙專門談「火鍋」,也有專門談「美容」,都是店內受歡迎的刊物。

除此之外,有手繪明信片,其中書法詩人何景窗用書法寫成的明信片,配合店內一架廢棄風琴,而擺售的音樂CD,由風和日麗唱片行發行,都是小眾型音樂,但在店內卻也是受消費者重視的商品。

人家說農夫是看天吃飯,其實,開書店也是看天吃飯,洪毓穗說,以她經營近三年的經驗,書店營收最好的時間是寒暑假和過年,其他都是淡季,雖慘澹,他們仍要用心地經營下去。

勇氣堅持獨自承擔

開家書店一直是洪毓穗心中理想的生活,但為了生計只能做個上班族,賺取穩定的薪水過安定的生活。洪毓穗指出,過去她一直在台中一家公司做企畫,工作非常繁忙,常焦頭爛額,但因待遇好,婚後也捨不得離職,只能每周才回婆家,奔波的生活使她不愉快的感覺每日愈增,有天她告訴先生自己理想生活是回中壢開一家書店,個性開朗的先生非常支持,雖公婆反對,但他委婉說明下,開書店一步步朝她理想前進。

就這樣,「晴耕雨讀小書院」於民國一○二年誕生,洪毓穗回想,當初剛租下這個「荒郊野地」的時候,心裡實在沒有把握可以開出一家理想中的書店,周圍的人,包括公婆幾乎都不看好,幸好,先生曾建富的鼓勵,甚至請了半年育嬰假,一邊幫她顧小孩,一邊協助她開書店,「這條路,就更沒有退路了。那段時間,面對公婆或親友的詢問或關心,其實內心都十分忐忑不安。」她告訴自己:「不能放棄,要有勇氣面對、要有獨自承擔的勇氣與堅持。」

「開書店只是想以自己的理想打造生活模式,紮實做好自己可做的事。其他就交由消費者自行選擇喜歡與否。」洪毓穗說:「就以選新書來說,一定是以自己喜好出發,如果自己都不認同的書,又如何向顧客解釋其內容,在和客人溝通互動中也吸取消費者的建議。」洪毓穗認為,做任何事一定要由自己喜好出發才會有做事熱情,也才可以吸收意見不斷進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