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大樹報導】周休假日,加上天公作美,一反前兩天燠熱的天氣,偶而略帶點陰涼,更提振了出遊的興致。「二○一五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除了校外教學、旅行團客,昨天多了不少家庭和親子遊客,人氣就是買氣,也讓參展攤商更忙得不亦樂乎。
配合書展暨蔬食博覽會的時程,昨天在佛館大覺堂也特別舉辦「第二屆我愛閱讀─書畫雲水、詩歌人間,兒童徵文徵畫暨新詩創作」頒獎典禮。這項活動從去年開始起跑,歷時八個月,共徵得四千多件作品,昨天五百多件獲獎作品得主,在千餘位家長的陪同下到場領獎,同時參觀書展,亦是一項難得的回憶與經驗。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藉由這樣的場合與機會,可以鼓勵更多學生參與閱讀和創作的興趣與動力,而這些參賽獲獎的作品,接下來還會安排進行公開的展示,使更多學生能夠體會閱讀和創作的美好,如此書香的種子必也可以更加廣泛、深刻的傳遞與深植,這正是大師規畫雲水書車、推動書香閱讀的意義與目的。
手作烏龍 美食無國界
國際美食也是歷年活動的亮點之一,今年主辦單位規畫了日本和印度的美食介紹,也吸引不少饕客專程前來嘗鮮。在禮敬大廳一樓滴水坊,昨天就安排了兩場烏龍麵的手作示範,來自日本八王子的穗科烏龍麵大師糠信和廣與第二代傳人台中子梧桐烏龍麵師傅楊照元,現場展現手製麵技術,從揉麵、桿麵,到切麵,讓民眾認識到,看似簡單的一碗麵,原來背後是一道道繁複的手續,以及多年磨成精湛的手藝,也更加了解職人的堅持與用心。
麵食文化從中國傳到日本,近年日本烏龍麵又風行來到台灣,可以說是文化交流與「美食無國界」的最佳體現。楊照元表示,麵條的精細與口感會因為麵粉原料、水的比例、技術,甚至天候和手的溫度、力道等種種內外因素影響而有所不同,所以手製麵可以說是一項兼具經驗與敏感度的技術,看似簡單,其實不易。
心外合一 與麵糰對話
糠信和廣比喻手作麵就像修行,要能夠心外合一,內心寧靜才能夠感覺到麵糰在過程中的細微變化,才知道要配合多加一點水、多加一點鹽、用多一點力,或者少一點;也就是要能與麵糰「對話」,才能夠掌握麵糰的狀況,做出最好的手作麵。「所以興趣、堅持很重要,要對這項工作有興趣,才能夠堅持,也才可能做出成績」。
糠信和廣說,他就是看到楊照元對烏龍麵的興趣與堅持,還有想要把它做到最好的決心,所以才願意將這項技術傳給他這個「外人」,因為想要讓更多人能夠品嘗到美食這樣的心態,並沒有國籍的分別,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因此而認識、甚至喜歡上穗科烏龍麵,豈不更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