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水陸畫學術研討會與會大眾合影。全版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記者陳瑋全大樹報導】南華大學、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之「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學術研討會」昨起在佛光山舉行,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親臨主持開幕式,有來自兩岸、美、日、韓的專家學者貴賓與會。
水陸法會是中國佛教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此次配合在佛陀紀念館本館展出的「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所舉辦的研討會,是國內外首次舉行專業學術探討水陸法會的學術活動,希望能提升宗教儀軌與藝術研究成果,深具歷史意義。
無遮國宴
十方眾生平等
星雲大師致詞時指出,雖然他的眼睛不便,在那許多水陸圖畫前,依舊感受到美妙震撼的力量。佛陀知道法界眾生無量無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之外還有世界,佛教的水陸法會以恭敬的各種儀式,在三寶前下請帖,無所遮礙邀請十法界眾生,體現佛陀慈心無量無邊、一切眾生皆是平等,意義不凡。
平常不講靈異的大師,與大眾分享時指出,他在七十八年前出家,當時年僅十二歲,五音不全,跟隨參拜水陸法會也經歷過多次靈感,增加了許多信心,「中國人說:有問題飯桌上好解決,水陸法會是國宴級的「請客吃飯」,是無遮大會,受邀者皆是貴客,眾生受益是幾年的受用,乃至無窮無盡、無量無邊,真是不可思議。」大師說,此次展出的水陸圖畫,是明清宮廷畫家以工筆重彩繪製,更是難得見到的重要國寶,感謝如常法師與文化部交流往來,邀請重寶來山參展,更感謝與會研討的專家學者前來講說,我們的眼福不淺。
主辦單位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致詞時指出,水陸法會是佛教道場每年舉辦超拔先人救度普施眾生的大型活動,對佛教意義重大,感謝寶寧寺、毗盧寺提供珍貴國寶典藏來此展覽,此次召開研討會必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與大眾分享交流。
佛教慈悲包容
救世良方
林保堯教授也指出,水陸法會是台灣二十幾年來逐漸興盛的活動,其背後深具歷史意義,值得探討。有幸能在如常法師倡議下,而有今日的研討會舉辦,感謝佛光山提供場所,讓我們在此交流。田青教授表示,眾人齊聚在佛光普照的佛門勝地,研究佛教史上最重要的藝術饗宴,不僅有文化上的意義,在政治、現實社會上也深具意義。
田青教授表示,此同時在敘利亞有美、法、俄的戰機投擲炸彈,多少人正在接受戰火的震撼洗禮,其背後也是深有宗教的意涵。我們在此感受佛教的溫暖,正是彰顯佛教慈悲救世的思想,世界上有多少事,只有佛教能拯救世界,而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思想,就是救世的良方。
此次研討會有地域性的水陸發展、水陸儀文歷史演變、中國水陸圖像風華、日韓水陸地域特色等四個主題共十三篇論文發表探討,並邀請山西博物院副院長李勇談「山西卷軸水陸畫的調查研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田青談「佛教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佛光山第五、六任住持心定和尚談「大慈悲的水陸法會」等專題演講,與大家分享。會議議程緊湊,內容豐富,現場座無虛席,與會大眾歡喜參與。
研討會8大特色
1.見解精闢:文章發表與專題演講精闢,現場討論熱烈,座無虛席。
2.搭配展覽:搭配展覽舉辦,有學術有實物展出,內容精采。
3.大陸國寶:明、清水陸畫難得一見,為大陸重要國寶。
4.畫工繁複:水陸畫工法繁複,色彩華麗,距今已六百多年。
5.全球首辦:海內外首度舉辦探討佛教水陸法會的學術研討會,深具歷史意義。
6.學術值高:多位法師蒞會主持、發表論文與演講,專業與學術兼具。
7.國際交流:美、日、韓、大陸及國內眾多學者與會,國際文化交流。
8.深度探討:深度探討水陸法會的區域特色、普世價值與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