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揚(前桃園縣長)
有人說學佛很難,我認為:只要跟著大師,做就對了。大師總是能將深奧的佛法,用簡單有力的話語,生動有趣的故事,帶領我們一窺堂奧,融會貫通。只要遵循大師開示的法門,身體力行,持續精進,自然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
文/吳志揚(前桃園縣長)
跟著大師 做就對了
有人說學佛很難,我認為:只要跟著大師,做就對了。大師總是能將深奧的佛法,用簡單有力的話語,生動有趣的故事,帶領我們一窺堂奧,融會貫通。只要遵循大師開示的法門,身體力行,持續精進,自然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
「從政」,尤其是擔任地方父母官,其實是最好的行佛機會,所謂「人在公門好修行」。問題是政務經緯萬端,要從何處著手,方能體現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而讓百姓同沐法益呢?此刻我總會想起大師在各道場、法會、講座、著作,甚至每天出版的《人間福報》、隨時可收看的人間衛視上的慈悲訓示與智慧法語,給我許多啟發與靈感。
首先,我提出的整體施政理念是「打造愛與祥和社會」。許多鄉親都認為這個訴求宗教味太濃,軟弱無力。但我認為這才是人民心中真正渴望而早為古聖先賢揭櫫的「大同世界」,也是政治人物為人民奮鬥的終極目標。大師告訴我:只要方向正確,就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譁眾取寵,一切要以利益眾生為依歸,避免短視近利。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愛與祥和」的slogan,只要鎖定這個施政主軸,在各項施政上具體呈現它的精神,久而久之,居然也發生神奇的效果。所以我雖非媒體寵兒,但任內桃園治安良好,暴力事件大幅下降,詐欺犯罪鮮少發生,族群間都能和諧相處,甚至連天災也多能巧妙閃過。其實不是「愛與祥和」有多了不起,乃因其背後的思想其實就是大師所提出的「五和」,經得起檢驗。
我指示教育部門推動「心三美運動」,亦即要求學生每日都能做到「做好事、問安、感謝」這三件事,其實就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桃園版。這三個要求其實很容易達成,但必須持之以恆,才能夠落實成為「三好校園」,並進而影響家庭成為「三好家庭」,再來才是「三好社區」、「三好社會」。桃園的民風也就這樣被潛移默化而更良善了。
我經常耳提面命,要求縣府同仁服務民眾要做到「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而不是抱持知識與權力的傲慢,利用資訊的不對等刁難民眾。到現在仍有許多老同事很懷念那段共同奮鬥打拚的日子,因為「四給」的理念給予他們無比的正向力量,也改變了自己原先對從事公職的鐵飯碗心態。
猶記得每年農曆12月一到,縣府上下就開始期待佛光師姐們親手熬煮的臘八粥。致贈的規模一年比一年大,連來洽公的鄉親都感到驚喜萬分。在寒冬中吃完臘八粥,除了感到溫暖幸福外,更督促我們在成佛大道上要繼續精進。
以上謹試舉二、三例,驗證大師德行法語的感染力與續航力。套用一句經典廣告詞:跟著大師持續做,就能達到學佛的效果。千萬不要懷疑,就是這麼簡單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