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不只是咖啡館消費成長驚人,中國大陸也外銷咖啡爭取外匯。據陸媒報導,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中國百分之九十九的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已達一百八十多萬畝、產量十二萬噸左右,二○一四年共出口咖啡六點七二萬噸,出口金額達一點九九億美元。
由於歐洲一直是雲南咖啡的重要出口市場,隨著咖啡品質逐漸得到認可,外銷的不僅是生豆,還會有焙炒豆、研磨粉及其他深加工產品。「過去雲南咖啡銷售到歐洲必須以海運方式,繞道麻六甲海峽、途經地中海到達歐洲,最快也要三十天到達歐洲,若遇上颱風等因素一般會到四十多天。」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相人說。
拜「一帶一路」政策之賜,日前首趟從昆明至荷蘭鹿特丹的貨運列車順利啟程,車上載滿重達二千零五十噸的咖啡,十五天後就抵達鹿特丹。
據人民網報導,首次以鐵路運輸載送精深加工咖啡產品,象徵雲南直通歐洲的鐵路運輸模式正式開啟,等於打開大陸咖啡直通歐洲的新通道。
熊相人也說,雲南咖啡乘火車從昆明出發,半個月就能到歐洲,為企業節約近三分之二的時間,而且中途可卸貨,不僅促進貿易的便利化,也加速了企業資金的周轉。
由法國傳教士引進
雲南種咖啡要回溯至一八九二年,由法國傳教士將咖啡引入雲南大理州賓川縣,開啟中國種植和發展咖啡的歷史。
雲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說,該省地處低緯高原,擁有生產世界級咖啡的自然氣候資源條件,出產咖啡豆以「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味」的獨特品質聞名於世。尤其是雲南主產地普洱市的咖啡,經過國際咖啡組織、雀巢、麥氏等跨國咖啡企業及相關機構品鑑與化驗,被國際咖啡組織認定與哥倫比亞咖啡同屬一類。目前,雲南咖啡除了歐洲市場,也外銷到北美和日本、南韓等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
熊相人說,歐洲的年均咖啡消費量是三百六十萬噸,依賴亞洲出口的咖啡約為一百四十萬噸,包括中國、越南、印尼這三個主產區。
王平華表示,根據全球咖啡的產銷形勢分析,到二○二○年,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有望達到二百五十萬畝以上,實現總產值人民幣三百五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