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不只星巴克 咖啡大戰開打

 |2015.08.15
2498觀看次
字級
美國連鎖星巴克咖啡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最繁華的中山路開業,這是內蒙古的第一家星巴克。圖/中新社
落地北京,星巴克也走中國風。下圖是北京另一家星巴克咖啡。圖/中新社
落地北京,星巴克也走中國風。下圖是北京另一家星巴克咖啡。圖/中新社
長沙「很多人咖啡館」有120位老闆,是透過網路完成開咖啡館的夢想,圖為其中四位老闆討論經營情況。圖/中新社
成都一間小小的城市咖啡館,以懷舊為主題,除了提供咖啡、飲品、蛋糕、簡餐,還搜集有關城市的記憶。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近兩年中國大陸對咖啡情有獨鍾,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咖啡消費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長,預計未來十年進入高速增長期。除了占有率高的連鎖型咖啡館,以及獨立咖啡館,和台灣一樣,現今連速食店與便利超商也加入這場咖啡大戰。

據陸媒報導,美國知名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獨占鰲頭,自一九九九年在北京開設第一家門市至今,已超過一千家,遍布六十多個城市。二○一四年初,星巴克甚至將咖啡館開到了內蒙古,占地近七十坪、內設有六十個座位的店面就開在呼和浩特市最繁華的地段中山路上,一開業就擠滿嘗鮮的顧客。

上海是一級戰區

「八五後」張曉偉和朋友一起光臨,他說:「以前只是在北京的星巴克咖啡店喝過一次,感覺味道不錯。」說著說著喝起由服務人員調製好的咖啡說「有點苦」。他的朋友在旁邊打笑說,沒聽過〈苦咖啡〉的歌嗎?這時服務人員走了來說,「加點糖就好了」。曾經在俄羅斯生活過的王喜平說,在俄羅斯喝過三年咖啡,但星巴克的感覺不一樣。

以地區來說,上海算是這場咖啡大戰的一級戰區,當地咖啡消費量領先平均水準十個百分點左右,全市大大小小咖啡館突破四千家。

而除了星巴克外,日前速食店和便利超商也加入戰局,憑藉著快速與便宜的優勢,一般認為,發展潛力佳。其中,遍布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共有九百多家分店的肯德基推出現磨咖啡,價格比競爭對手「麥咖啡」更便宜;全家便利在大陸一千三百家門市中,約有百分之三十五的門市銷售現磨咖啡。除此之外,包括7-Eleven、羅森、喜士多等,也紛紛推出現磨咖啡。

隨著連鎖速食、便利超商加入咖啡大戰,還有許多獨立咖啡館紛紛開張。相較於速食店、便利超商瞄準的是時間緊湊的上班族白領,連鎖品牌咖啡館瞄準的是商務客,獨立咖啡館則是營造獨特文化氛圍。

獨立咖啡喝氣氛

像是主打經典懷舊風的祕密花園系列咖啡館、老麥咖啡館,還有主打簡潔俐落後工業風的虎咖啡、滿咖。或是以貓咪為亮點的貓咖、致力於咖啡豆品鑑的魯馬滋咖啡館……上海水城南路的珈露夢咖啡是一家日式咖啡館,店內咖啡品種從雲南小粒咖啡,到牙買加藍山一號,一應俱全。多倫路上的老電影咖啡館,門口有一座卓別林雕像,店堂內擺著留聲機,牆上掛著老上海的明星照,復古而別致。

上海之外,在湖南長沙有一家店名叫「很多人咖啡館」,這家咖啡館的投資者總共有一百二十位,年齡從十四歲至五十二歲不等,以「八○後」居多,每個人的投資金額從人民幣三千元到三萬元不等。咖啡館現任經理呂翼說,原本彼此之間都不認識,大家是在網路上認識的,決定一起完成開咖啡館夢想。

四川成都科華路有一間小小的城市咖啡館,除了賣咖啡、飲品、蛋糕、簡餐以外,還搜集了許多與城市相關的物品,例如老舊辦公桌、黑白電視機、雙卡收錄機……等。

有趣的是,以總體的消費量來說,大陸民眾的咖啡消費並不算多,平均一個人一年的咖啡消費量僅四杯,北京、上海和廣州幾個大城市大約是二十杯左右,和日本的二百杯、南韓的一百四十杯差距甚大。因此,可以確定的是,在大陸的咖啡館裡不純粹喝咖啡,其他像是茶飲可能也是品項之一,而且咖啡店的氛圍非常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