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希臘悲劇的啟示

 |2015.07.14
1813觀看次
字級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濫觴,希臘神話對西方人,就像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對於中國人一樣,如呼吸、喝水一般自然。希臘悲劇更反映了西方文明的人生觀,給予西方文學及哲學豐富的養分。

本來只存在書中及舞台上的「希臘悲劇」,如今卻成為赤裸裸的現實,震驚國際。希臘通過公投,否決以德國為首的「紀律派」推出的紓困方案,不僅是把爛攤子丟回歐盟,重要的是,希臘已陷入實質破產的境地。

二次大戰後,只有塔利班統治時的阿富汗以及海地等少數幾國,對國際貨幣基金債務違約;而它們都是長期動亂,在國際上被稱為「失敗」的國家。而長期穩定的希臘,卻也瀕臨淪為失敗國家的危機邊緣。

除了討論歐盟該如何處理希臘問題,以避免可能發生的國際災難之外;國內學者更關心的是,台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希臘。對於這問題的解答,大致可有三種看法:

第一,藍綠持續惡鬥,台灣會比希臘更慘。持此觀點者首先注意到,台灣一步步面臨少子化及老齡化。財政赤字嚴重已是事實,但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幾乎都視而不見。理應各自提出改革良方的政黨,只在意看民調評估選情,不但沒人願意承擔,且還心懷不軌,巴望能將責任推卸給對手,打敗政敵。

第二,民族性不同,台灣不會變成希臘。如此主張者認為,希臘問題主要源自希臘人的民族性,對金錢沒有概念,不重視借貸承諾,當初才會為了加入歐盟,甚至做假帳矇騙國際。

第三,對此問題持保留態度,亦即「會不會」還很難說。論者認為,希臘很可能只是歐債危機中的一個地雷,關鍵在於各國的年金及福利制度。台灣的債務問題主要藏於勞保、健保及軍公教退撫制度等各項年金中,台灣是否成為下一個希臘,端賴台灣年金制度的改革而定。

以上三種觀點,各有道理,相互間也存在連帶關係。第一種觀點,揭露了台灣解嚴二十餘年下來,逐漸形成的一種惡質政治文化,名為民主,實為民粹。這樣的政治文化,進而形成整體的社會風氣;對第二種觀點裡提及的國民性格產生影響,使得人民愈來愈濫用自由,流於理盲及放縱。在面對第三種觀點裡強調的年金改革時,社會根本容不下理性討論的空間,為政者只有多面討好,把問題無限期地拖延下去。

希臘悲劇對台灣的啟示,不在於台灣是否會變成下一個希臘的爭辯;而是警醒我們,一個幾乎沒有內憂外患的國家,竟也會落魄到這步田地。反觀台灣,處在國際強權環伺的熱點,對於兩岸路線的選擇莫衷一是;勞保、公保、軍保、教保和健保一次全倒,更不是不可能的事。年輕人看不到未來,上班族面臨大破產世代,這難道不是比今天的希臘悲劇更可怕的慘劇!

近二十餘年來,歷經多次憲改、政改、教改、經改,卻反而被改成四不像,變成了體制崩解,社會對立。有人說,台灣已經積重難返,但這裡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家園,怎可輕言放棄。當務之急,要先喚醒國人看見危機,面對危機。「拖」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挑動仇恨;分化族群的言論更只會火上加油,惟願台灣不致到了悲劇發生,才學會團結的可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