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汝娟新北報導】新北市吉慶國小透過回收寶特瓶,加上發泡煉石、魚、菜苗,就能製作成人人帶得走的「魚菜共生瓶」,讓學生經由養魚後,才能看見蔬菜從種子成長、進而收成。學生開心說,「在家就能同時養魚、種菜,好簡單!」
為讓學童觀察、了解魚類生態,吉慶國小透過學校原生溪魚復育的課程,結合魚菜共生原理,總務主任時德平與工友法哥靈機一動,研究出人人帶得走的「魚菜共生瓶」,讓課程變得有趣、好玩又富教育意義。五年級唐怡婷說,想不到回收的寶特瓶,加上小魚及菜苗就可完成一個了;王聖安則說,魚的糞便分解後,用來種菜,菜吃完後的廚餘又可以養魚,是一個很棒的妙點子!
時德平說,原理如同一般的魚菜共生系統,僅少了循環打氣功能,只要能控制水量、水溫及魚飼料,讓魚的糞便經發泡煉石的硝化菌作用後,轉為菜苗可吸收的大分子養分,就不需換水及接觸土壤,在家就能DIY體驗養魚及種菜的樂趣,更重要的是不易有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