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齒開始,防癌保健康 陳玲芳 |2015.05.30 語音朗讀 96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從齒開始,防癌保健康圖/本報資料照片 毒理學博士陳立川提出「身體健康,一半靠嘴巴」的全新觀念,多年來從齒相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圖╱陳立川提供 人類使用銀粉補牙歷史已久,但銀粉有釋出游離汞的疑慮。 圖/黃聲坤醫師提供 碳酸飲料主要成分為色素、香料、糖及碳酸水等,喝多了會傷害牙齒。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記者陳玲芳 圖/本報資料照片 從事多年正統癌症療法研究後轉攻另類癌症療法,並在美國投入整合醫學教育多年後, 毒理學博士陳立川創立注重口腔衛生的「三環」(滋養、淨化、重生)養生系統, 有別於一般養生法,教現代人從「齒」開始,防癌保健康。 陳立川博士開設的「養生」三環課程,上課方式與眾不同,最特別的是,從第一堂課開始,學員們得先到牙科診所拍一張環口全牙X光片,再帶著這張X光片到教室上課。上課前,陳立川還要學員填寫有關牙病史、汞慢性中毒調查表與經絡相關表。 因為深信「身體健康,從齒開始」,陳立川強調,二十一世紀的養生智慧,是結合古人的醫學智慧與現代科學新知與技術,發展出一套簡易但強而有效的養生方法與哲理。就像他在《跟著博士養生就對了》著作中提及:「我不是一朝一夕之間體會『身體健康一半靠嘴巴』的道理,而是一步一步由臨床經驗累積後歸納的結論。」 從齒相論斷健康 曾有文字工作者採訪陳立川,當時正苦於牙齒發炎狀態,因此向陳立川說明她深受其害的過程。原來她國中時期吃到黑心水餃,導致一顆大門牙碎裂,逼不得已將碎裂的大門牙與相鄰的門牙磨小後,再戴上牙套矯正。換言之,從外表看是門牙,其實是牙套,裡面包藏的是做過根管治療的磨小真牙。 由於當年牙醫師處理不當,讓她十多年後不僅牙齒常常痠痛,連咬合都出現困難。陳立川請這位小姐張開嘴讓她瞧一瞧,然後對她說:「妳的個性膽小,沒安全感,腎臟、泌尿系統都不好。」對方聽了嚇一跳,疑惑陳博士怎麼會知道,她確實有慢性腎炎、經常尿道發炎,而且超級缺乏安全感,為此,她還將這段經歷寫在部落格上。 姑且不論在美國所看過的數千張嘴,陳立川回台定居後,也在國內看過上千人的牙齒,以及數百張環口X光片。對象包括全台各地民眾,男女老少皆有,絕大部分是他開授的「養生三環」課程學員及他們的親友,其中還包括一些專業的醫生。 陳立川曾經在自然醫學與順勢醫學的課程中講課,有機會跟這些來上課的醫護人員進行交流,而他看到的共通現象是:「他們都屬於工作繁忙一族,對於知識攝取跟飲食大都是囫圇吞棗,因此搞壞了自己的消化系統。」 「到目前為止,從齒相論斷健康程度,我還沒有一位看走眼的。」陳立川說,有一次,某名醫來找他,當他張開嘴後,陳立川就直指他的大腸有問題。後來這位名醫沉默不語地離開,原來他的確得過大腸癌,而這個病歷痕跡也清楚地記錄在他的牙齒上。 「不論是誰,只要有一口爛牙,健康情況就會跟著明顯變差,連專業醫護人員也不例外。」陳立川據此提出「身體健康,一半靠嘴巴」的全新觀念,教人們從牙齒的整治做起,進而改變飲食的內容與習慣,從此擺脫癌症的威脅和各種慢性病的痛苦。 銀粉有釋毒疑慮 專精於癌症預防與另類療法的陳立川博士,曾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癌症中心從事研究多年,他發現牙齒其實和人體的經脈、臟器息息相關,而每一口食物、每一次咀嚼,都會影響身體機能的運作。 在美國肯塔基大學攻讀博士及做博士後研究期間,陳立川了解任何事物都必須從「整體」來對待,養生理念亦然,不能只重片面的食材選擇、食物烹調等單一環節。試想,人的嘴巴裡藏有一顆汞齊(汞合金,補牙的銀粉),二十四小時會不停釋放汞蒸氣毒素,如此談「養生」豈非枉然? 陳立川提醒,絕大多數根管治療過的牙齒都是口中的不定時炸彈,而常見的銀粉補牙,更會在口腔裡不斷製造毒素,甚至透過母體影響下一代健康。他親眼見證了許多案例,都是在移除不當的補牙材料,並進行牙齒咬合的矯正後,不但原本肩頸痠痛的問題消失了,連鼻子與喉嚨的宿疾,也都迎刃而解。 陳立川嘴裡曾有七顆汞齊,從小跟隨到大,直到美國的生物牙醫師提醒他,汞齊毒素會影響全身病變時,他開始改變研究方向,從汞齊、抽神經、齒槽骨空穴的牙齒毛病下手,再到食物過敏原對身體的廣泛性危害、住屋電磁波毒素對人體健康的傷害,進而到心靈淨化的範疇。 「怎麼吃」更重要 陳立川指出,現代人喝了太多含有化學添加物的飲料,以及吃下太多使用化學肥料的農作物,無異是一種「慢性自殺」行為。吃下這些垃圾食物、汙染食物,再加上一大堆慢性過敏原,身體的能量和情緒,當然也就跟著大亂。 陳立川說,想要保護我們的腸胃道、增強免疫力,就要遵照「傳統飲食」的智慧,並且配合細嚼慢嚥的習慣,只要多咀嚼幾下,就能有效提高殺菌力,既可解毒、可減肥、可抗壓,更可以「救命」! 陳立川強調,現代人愈來愈重視「吃什麼」,但其實「怎麼吃」更重要。「怎麼吃」代表吃的態度,是一種內在的飲食鍛練,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無處不在的食物陷阱。「吃錯了」,不但會生病,還會影響我們的心智,讓頭腦的決斷能力受損,「說錯話」的機率就會大為提高,自然容易惹禍上身。 身體健康 一半靠嘴巴 專精於癌症預防與整合性癌症療法的毒理學博士陳立川,曾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中心從事五年研究;自美返台近十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廣養生排毒的觀念與系列課程,並陸續出版六本健康養生書,闡揚其「養生三環」(滋養、淨化、重生)的理論與實踐。 陳立川著有簡介整個三環系統的《一生無病絕對有機會》、專門檢視口腔衛生的《健康從齒開始》、滋養身心靈的《跟著博士養生就對了》、淨化身心與居家環境的《人體空間排毒》與《解毒高手》,以及關於重生的最新著作《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 陳立川指出,正確的「滋養」,讓我們有遠超越營養與食療的療效;徹底的排毒、「淨化」,讓我們享受身心靈上的全方位洗滌;找回生命的活力與意義,讓我們獲得「重生」。 他強調「身體健康,一半靠嘴巴」,因為「牙齒」與手、足一樣,反射全身的健康;重視口腔衛生,讓我們得以「從齒」整合全身健康。 病由心起 癌症不例外 陳博士在近期的《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柿子文化出版)新書分享會中,分享了許多證實有效、高治癒率的輔助醫學、另類療法、傳統醫療、自然療法和整合醫學等,希望帶領癌症患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救命方法。 「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兩者兼顧,病情才容易改善。」陳立川博士提醒,假如您一直注意肉體上癌症的摧殘,卻忘了心理、情緒上的管理,病情將不會持久改善,雖一時之間可能因另類治療法而有曇花一現的效果,最終還是會轉惡或復發。 「容易受汞毒殘害者往往呼吸很淺,因為他們做事太積極且放不下,他們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做事可勝過上天安排,所以忘記好好深呼吸,甚至鮮少放鬆喝杯水。」陳立川強調,「深呼吸」能幫助排毒,「多喝水」也可以排毒,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將讓自己可以更容易放鬆,也有助於排毒。 「生病是轉機、轉念、改變心性的好時機。所有的病都有心病的部分,找出來釜底抽薪,病就不會惡化,甚至能大大改善。」陳立川建議癌症病人,主動積極對自己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做出重大改變,一時改不了心性的話,就用每天哈哈大笑三次來化解鬱抑。「千萬不必連笑都非得找理由,畢竟世上笑不出來的人太多了。」 陳立川強調,人是具有無限神性的動物,動物具有本能,但人類卻一直在壓抑其本能與神性,加上教育往往無法讓人適性適地(環境)成長,搞得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變成討好不了所有人的心靈怪物或多重假面人,於是,「病由心起,癌症也不例外!」唯有回歸自己,返璞歸真,多與大自然接觸,才是最佳自然療法及自癒之道。 前一篇文章 健全免疫系統的三大關鍵 下一篇文章 中醫觀點 感冒時中醫的應對之道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9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10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 颱風天別只顧搶泡麵!立秋之味: 在涼意初至處 共享豐收饗宴【中醫專欄】敬請把握一生一次的機會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養眼專欄】談青光眼的治療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 作者其他文章微塑膠粒傷心腎功能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水上活動提防感染 泳鏡取代隱形眼鏡奇美暖心角 醫療場域有藝術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