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純淨?法國人不再抵制英語

文/戴定國 |2015.05.03
1430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法國文化部長芙樂.佩瑞琳四月宣布,法語將不再拒絕英語詞彙,此舉推翻了沿襲四百年的法國語言政策。佩瑞琳表示,抵抗英文入侵,對法語非但沒有保護作用,反而有害。

佩瑞琳承認這場語言戰鬥的無謂與誤導性:「法語並未陷入險境,做為部長,我的職責不是給語言築起無效的壁壘,而是要讓全體公民參與進來,維持它的生命力。」

法語曾被認為是世界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從十七到十九世紀,法語是外交場合的國際語言,直到 二十世紀被英語取代。

法語就是法語 純粹傳神

「法語就是法語」這樣的官方口徑,最早可溯至一六一○到一六四三年在位的路易十三世時代。一六三五年樞機主教黎塞留負責「把這門語言沾染的污穢清洗乾淨」,讓法語「純粹而傳神」。他創辦的法蘭西學院,四百年後仍在盡力履行這項高貴但又有些令人費解的使命,最關心的不是該把什麼納入法語中,而是要把一門語言排除出去:那就是英語。

法國的文化中心主義是一個原因:以法語為中心的思想,認為別人應該學我們的語言,我們不必學別人的語言,於是降低了學習的動力和意願。據調查,四成一的法國人承認自己只會法語。但第一外語能力最差的是英國,接下來是法國。

法國人學不好外語是因對法語的認同與驕傲。法語在一百年前還是歐洲上流社會的常用語言,也是許多西方大哲學家的母語和思考語言,在政治和思想史上的地位非比一般。直到現在都可以說,法語不只是一種語言,而是一種身分認同和國家驕傲。

德語字典 被批糟蹋語文

據紐約時報報導分析,法國文化部長決定接納英語,是因某些新詞彙換成法語變得很奇怪,尤其是電腦術語,譬如Wi-Fi,想找出法語中的對應詞,當然不能用le Wi-Fi,政府建議用accès sans fil à l Interne」,直譯就是「無線接入互聯網」。結果,沒有這麼用,法國到處看到的還是寫Wi-Fi。

不少國家有保持語文「純淨性」的呼聲。德國逾百年歷史的「都登」(Duden)字典被視為德語字典的權威,前年新版加入五千個新字彙,包括直接從英語借來的App和Facebook,甚至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shitstorm,這個英語字彙由「糞便」(shit)和「風暴」(storm)組合,意指排山倒海的惡言批判,非常傳神。

在網路時代,許多英語字詞成為國際通用詞,但捍衛德語的德國語言協會批判字典編入太多英語字彙,前年還頒「糟蹋語文獎」給都登字典,以示抗議。對於政府官員在國際場合用英語發言,德國語言協會也有意見。

《全球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顯示,中國成人的英語水平雖然落後於俄羅斯和越南,但已超過法國。但中國官媒稱英語盛行,漢語的純潔性受到威脅。人民日報去年四月刊登兩篇社論,對中文借用英語詞彙現象表示悲哀。

全英文教學 義大利爭議

據歐盟二○一一年調查,法國名列自認英語最差的國家之一,只有一成三的成人自認英語很好,略高於墊底的義大利(一成)。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貝佩.塞韋爾尼尼去年發表〈義大利學術界何必抵制英語〉一文。他說義大利語雖然美麗,但對工程師來說,卻非上上之選,因工程師的全球通用語言是英語。米蘭理工大學二○一一年決定碩博士用全英文教學,希望吸引更多國際學生。

逾百名教師聯名告到法庭,要求阻止,理由是一九三三年的王室法令,把義大利語定為學術界的官方語言。一些學者隨後發起全國反對米蘭理工的決定。

塞韋爾尼尼反問,英語授課是否阻礙了學生對知識的自由獲取。大學是否可以用他們認為最適合學生的方式,不受約束地教學?米蘭理工大學校長喬瓦尼.阿佐內說:「沒有學生抱怨用英語授課。」

德國人和法國一樣排斥外語,雖然小學開始學英語,但德國人多數不諳外語。外國人到德國去,不論在大城市或小鄉鎮,到超市購物、買車票及搭乘計程車,不必期待可用英語溝通。

全球法語人口 逐漸流失

去年八月,法國總統歐蘭德委託撰寫的報告說,全球法語人口減少,將使法國經濟機會流失,可能導致法國在二○二○年和二○五○年先後減少十二萬和五十萬個工作機會。

報告執筆人、資深經濟學家艾塔里說,法語人口減少可能使法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縮小,使大陸法系的運用驟減,而有利於英美法系的運用,並使法國大學、文化和產品的吸引力衰退。

目前「法語系」國家共有三十七個,即以法語為官方語言或至少有五分之一人口講法語的國家,是個「巨大且未完全開發」的經濟資源。艾塔里說,這份報告的研究還發現,有語言關係的國家彼此間的貿易頻繁,比沒有語言關係的國家多出六成五。

法語曾是歐洲各國王室和外交的國際性語言,後來逐漸被英語取代;然而報告指出,若在教育和產業方面落實正確政策,可能會使二○五○年的法語人口由目前估計的兩億三千萬人增至七億七千萬萬人。

艾塔里說,倘若放任不管,法語人口在二○五○年恐跌至兩億人以下。「除非做出重大努力,否則法語人口可能流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