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泰電子 董事長 胡正大 中年彎腰創業 成就亞洲第一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5.03.29 語音朗讀 120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胡正大成立的敦泰科技產品。圖/鄭清元 胡正大,1952年生,現任敦泰電子董事長。 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的他於1980年完成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在美期間,曾任職於IBM、Xerox、Sierra、Cypress,以及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等公司的技術部門,擁有半導體技術研發及管理專業。圖/鄭清元 與群光電能聯袂舉辦上市記者會時,群光電能總經理曾國華(左起)、副董事長林茂桂、董事長許崑泰、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敦泰科技董事長胡正大等人一起擊鼓慶賀。圖/楊萬雲 二○一三年,群光電能與敦泰科技舉辦上市記者會,敦泰科技董事長胡正大(左三)、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左四)等人一起合影慶賀上市。圖/楊萬雲 由胡正大領導的敦泰電子,是近年崛起的IC設計產業明星,不僅擁有大陸前幾大手機企業客戶,包括聯想、中興、華為、小米……等,今年初宣布併購世界知名顯示驅動IC廠商旭曜科技,還成為全球第一家同時掌握觸控晶片和LCD驅動晶片量產技術的公司。年過50歲才創業的胡正大,原本任職於台積電,工作人人稱羨,他說,創業並非為了賺錢,而是希望能夠對別人產生影響,可以幫助別人。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圖/資料照片 由胡正大領軍的敦泰電子(FocalTech),無疑是近年崛起最當紅的IC產業明星,二○一○年擊敗群雄拿下大陸手機第一大廠聯想的訂單後,不僅公司業績翻轉,知名度直線上升,二○一三年公司回台上市,新聞也不曾間斷,尤其二○一四年宣布併購世界知名顯示驅動IC廠商旭曜科技(Orise Tech),這個明日之星又成為全球第一家同時掌握觸控晶片和LCD驅動晶片量產技術的公司。 在海內外擁有二百多項技術專利的敦泰電子,不僅在深圳、新竹設有研發及營運中心,還在大陸、日、韓、美設立商務及技術服務中心,全公司包括深圳分公司在內,員工總共有二百二十人,台灣占三分之一人力,而且人數仍在增加中。當台灣IC設計產業高喊不景氣時,在敦泰電子裡完全感受不到那股寒意。 這家公司的客戶個個大有來頭,除了大陸當紅手機廠商,包括聯想、中興、華為、小米等,還有夏普、松下,此外,全球排名第六大手機商TCL,也是大量採用敦泰的觸控解決方案。根據公司官方網站資料,截至二○一四年在觸控晶片方面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七億顆,成績十分傲人。由台灣DRAM廠南科副總轉任該公司行銷副總的白培霖說,大陸約有八成手機的觸控IC,都是使用敦泰產品,在大陸已成全球智慧型手機最大市場現況下,可以想見敦泰的產能為何能一年翻五倍、兩年二十五倍。 今年敦泰進一步提供讓智慧型手機搭載指紋感測器,以滿足使用者身分辨識的需求,並提供安全的移動支付交易。胡正大說,這個方案是今年搶攻亞洲市場的利器。 第一副總願屈就 人生已過五十才開始創業的胡正大,過去雖然在媒體上的曝光不多,但在半導體界早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正當他人要享受退休生活時,他卻決定放手一搏,辭去人人稱羨的台積電副總的工作,結合數名來自美國矽谷IC業界的資深華人專家,籌集了一千四百萬美元,在美國註冊了敦泰科技公司。 創立之初,應廣東一家大公司的需求,敦泰開始TFT-LCD顯示驅動晶片的開發,為了接近市場,二○○六年將公司遷回亞洲,在深圳及台灣設立研發及工程服務中心。 帶著二十多個員工投入產品研發,胡正大也曾經歷過錢快燒光、後援未到的窘況,營運最低潮時,帳上現金只剩下三十萬美元,還有一百萬美元的應付帳款。然而,任何一家新創公司要募集第二筆資金都是困難的,據媒體報導,胡正大拿著研發的觸控手機產品在七個月內密集拜訪了四十四家投資者,最後獲得四家首肯,才讓公司得以繼續生存下去。 其中一家是怡和創投,總經理楊邦彥說他之所以願意繼續支持敦泰,是因為當時他去拜訪胡正大時,看見他是擠在工研院內五坪不到的小小辦公室裡,「我那時非常驚訝,Genda(胡正大的英文名)好歹是天下第一大公司台積電出來的副總……他願意如此屈就,腰彎得那麼低,表示他在創業後,心態與做事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調整。」楊邦彥說,不僅如此,胡正大花了許多時間待在大陸,不是找客戶,就是與深圳團隊一起工作,「一般的CEO都會兩邊跑,但他一直待在那邊,表示他把全副的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創業上。」 「道天地將法」致勝 曾有陸媒分析敦泰的成功之道,認為剛好符合《孫子兵法》中所講的五個致勝因素——道天地將法。 「道」指「潮流」,在產業中指產品,敦泰的產品剛好為目前最夯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觸控IC。「天」即「天時」,近幾年來,大陸對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需求有爆發增長趨勢。「地」即「地利」,由於敦泰是亞洲第一家實現互電容觸控式螢幕控制晶片量產的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了地利。 至於「將」指的就是「人才」。公司彙集了中國大陸、台灣和美國三地的科技精英,胡正大剛好非常重視員工的成長與發展,在公司內營造學無止境、積極進取的工作氛圍,還設置了一系列的人才激勵機制,盡可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對於有傑出貢獻的員工,胡正大從來都是慷慨大方地給予肯定和表揚。 最後「法」指的就是「管理」。敦泰雖像一家美國公司,但胡正大認為,管理貫穿於公司發展的各個方面和階段,強調行得直、做得正。最重要的是讓多元文化背景的員工融為一體,形成凝聚力。 在挫折中的領悟 為事在人 成事在天 年過五十歲才創業的胡正大,原本任職於台積電,工作人人稱羨,他說,創業並非為了賺錢,而是希望能夠對別人產生影響,可以幫助別人。 他在公司內部要求大家要有共同的價值觀,所有事情以公司利益為重;其次是公司要贏,員工也要贏,據了解,敦泰上市時,員工的股權就占了四分之一。他為敦泰設定了三大理念——誠信、勤奮、創新。他認為任何一家企業要成功,首先要專注,不能蜻蜓點水,要長久的成功,更需要專注。 據陸媒報導,周末工作、甚至平日加班到九點、十點,對胡正大和員工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他以身作則,因此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員工也全身心投入工作。而除了核心產品、技術創新外,把「研發」放在中國、「製造」放在台灣也是敦泰與眾不同之處。 創業血脈源於父親 事實上,五十歲才創業的想法其實與胡正大空軍退役的父親相同,據相關資料顯示,胡正大的父親年輕時熱愛發明,擁有許多發明專利,退役後,他甚至用自己的專利開了一家公司。雖然最後失敗,但父親執著創新的精神深深影響了胡正大,以至於後來胡正大做的很多事情都能看到父親的影子。 報導中說,胡正大至今仍記得一九六○年代父親從美國帶回來一台答錄機,當時全家圍在答錄機周圍講話,把聲音錄進去再放出來聽的場景,對胡正大來說非常震撼。 擁有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的胡正大,小時候並不是個安分守己的好學生,他有點頑皮好動,學習心不在焉,常認為課本上的知識太過簡單,不必花時間去學。他的母親是小學老師,但因健康不佳,長年疾病在身,擔任軍職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也十分寬鬆,從來不檢查他們的作業,也堅決不讓他們參加補習班,即使成績不好也不會責備,胡正大一直到沒考上初中,父親毅然把他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時,他才開始改變學習的態度,意識到做事情不能漫不經心、心神不定,即使簡單的事情,只有專心致志才能做好。從此,他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變得謹慎、專注,再加上努力,基本都能成功。畢竟那時父親已經開始創業,生意並不順遂,家裡經濟並不寬裕。 大學聯考時,一心想念台大的他最後進入成大,讓他再度深深體會到「為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從此無論多成功,從不敢驕傲。 等到服完兩年兵役,他遠渡重洋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攻讀電機博士,畢業後找到第一份工作,受聘進入IBM總公司的研發中心擔任研究員,他將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研究,於一九八三年榮獲IBM頒發的「發明成就獎」。 小檔案 胡正大,1952年生,現任敦泰電子董事長。 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的他於1980年完成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在美期間,曾任職於IBM、Xerox、Sierra、Cypress,以及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等公司的技術部門,擁有半導體技術研發及管理專業。早期他曾擔任工研院電子所海外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參與評估工研院的技術與效益工作,對工研院電子、半導體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及國內電子產業發展均相當熟悉。1996年回台擔任工研院電子所所長,2000年加入台積電。 學習成長過程中,胡正大深受父親影響;學機械出身的胡父酷愛發明,擁有許多發明專利,空軍退役後曾開設一家公司,後雖失敗,但他的創新精神深刻影響胡正大。 2005年胡正大離開台積電,當年底即創辦敦泰電子的前身璟正科技。同樣經歷燒錢過程、艱苦奮鬥,直到2010年隨著大陸手機產業大幅成長,業績開始翻紅。2013年公司回台上市,2014年宣布併購世界知名顯示驅動IC廠商旭曜科技(Orise Tech),成為全球第一家同時掌握觸控晶片和LCD驅動晶片量產技術的公司。胡正大也榮膺2014年度中國電子成就獎頒發的「年度最佳管理者獎」。 前一篇文章 小米科技創辦人兼總裁 林斌 隨時與「米粉」互動 才是成長動力 下一篇文章 中國搖滾歌王 汪 峰 作品反映民心 書寫個人音樂史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5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6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9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尋菌30年成就團隊廣西匯菇源生物技術公司創辦人 葉滔 小小菌菇創造大產業【廣州餅印技藝傳承人】余兆基 守住手藝的「慢靈魂」【侗歌傳承人】楊想妮 非遺傳承不能僅靠情懷 作者其他文章2016兩岸10大亮點人物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屠呦呦 青蒿素是中醫給人類的禮物暴風科技CEO 馮鑫不做土豪生活極簡 積極找尋網路牛人兩岸咖啡董事長楊進發 從製造轉進餐飲之路巨人網絡創辦人 史玉柱 創業起頭 凡事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