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董事長 林聖忠 寵辱不驚 隨緣而行 阮愛惠 |2015.03.22 語音朗讀 38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聖忠(中)到非洲查德視察。圖/林聖忠提供 二○一二年七月二日,經濟部次長林聖忠接任中油公司董事長。一九五二年次的他,當時帶著進入「棒球賽第九局」的心情走馬上任。圖/林聖忠提供 林聖忠與夫人共遊佛陀紀念館。圖/林聖忠提供 林聖忠(右)回佛光山參加夏令營「同學會」。圖/林聖忠提供 中油石化事業部長期贊助高雄金潭國小少棒隊,林聖忠與全體隊員合影。圖/林聖忠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圖/林聖忠提供 二○一二年七月二日,經濟部次長林聖忠接任中油公司董事長。一九五二年次的他,當時帶著進入「棒球賽第九局」的心情走馬上任。他曾說:「若以四十年作為台灣公務員的服職期限,用球賽來比喻,我現在位處第九局。球賽要看結局,就像聽歌要聽到尾聲,因此我會全力以赴,期許自己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在「油電雙漲」的輿情壓力及中油民營化的內部反彈兩股抗力下,林聖忠在兩天的深思之後,毅然接掌中油這個將近七十年的老事業。當時已近耳順之年的他,並未戀棧高枕無憂的部會高位,反而期許自己老驥伏櫪,在公職生涯的最後階段再衝刺,期能讓中油成為如艾克森美孚一樣的石化巨擘。 「人生的種種因緣難測,冥冥中,上天自有祂的安排。」林聖忠說。年輕時對政治毫無興趣的他,後來卻當了大半輩子的官員;對於在公職生涯的後段,還來個峰迴路轉,他以「平常心」視之。他說:「我們這一代,小時候讀過《論語》、《孟子》;大學時我讀過許多佛學及哲學思想的書;後來我又閱讀過百家雜類的書刊,人生也經歷東西方文化的洗禮,近年來覺得自己還是與佛教、孔孟思想最契合。」 林聖忠透過佛教思想來看待人生的變動。他說:「佛家講求的是『內覺』,要讓自己的修持不受外界的干擾,不管環境如何變動,最終要回到自己的本心。對於半生都在官場的我而言,『寵辱不驚』,就是一種理想、一份初心;我內在有一套價值觀,奮力堅守這個價值觀,做應該做的事。」 接任中油董座 力創新氣象 上任中油董座之後,林聖忠定下「勤政、坦誠」的領導風格,每天八點開早會,敦促高階主管限時完成工作進度;凡事溝通,不要隱過,但求企業體在制度面及操作面的問題都得到改善。 中油這部六十八歲的老機器,人員及制度面都很定型,面對快速變動的環境及強勢的競爭者,近年的營運難免失利;想要改變,又受到國營事業制度的種種限制及程序的拉扯,造成市場因應的困難。 「我來之前,政府方面已希望中油能快速執行民營化的腳步;但中油工會反對,外部也有很多政治人物有顧慮,所以這之間有很多內外在的協調溝通過程。」林聖忠說。 被高層期許要「變革」、被內部期待要「獲利」;被民眾要求不要一直漲價、被勞工和環保團體緊盯著「工安」和「環保」的議題。立場的對峙、利害的衝突、新舊的取捨、進退的權衡,件件考驗著這位中油董座的魄力和抉擇。 回首公職三十年生涯,在回經濟部之前,林聖忠曾有外派南非、北美、蘇黎世、日內瓦,等駐外商務機構十七年的資歷,歷練多少公司業務、人情事理的往來,他說:「我這一生,有一個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就是對事要『理性求真』,對人則要『悲天憫人』;對事不能太偏執,對人要設身處地。儒家思想中說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誠地面對自己和世間的一切人事;恕,就是寬容體諒周邊的人;我把這個道理放在心中,凡事有個依據,照這樣去做,自己做得心安理得,長期下來,也會獲得別人的了解和尊敬,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信念,也是我試過,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觀!」 走到哪學到哪 滋養工作能量 林聖忠是彰化人,出身小康家庭。他小時候成績中上而已,但很愛看書。他念彰化高中時很用功,也被看好能考上台大。沒想到大學聯考時,一向很有把握的歷史科,在問答題的部分,可能不受閱卷老師的青睞,少拿了很多分,放榜時,他落在當時的中興法商學院(今台北大學)經濟系。 當時林聖忠確實受到一點打擊,但他還是去興大註冊。「本來想一邊念一邊重考,後來和同學、老師相處得很不錯,也就留下來了。」他笑說。 未考上台大的遺憾,後來以考上台大經濟研究所圓夢了。當時的台大人,都以出國留學為目標,林聖忠也申請了幾個學校,打算出國念個學位,日後可以教書。研二時,某日他在宿舍吃完飯想看報,架上卻只剩一份他平常很少看的《中央日報》,報上刊載著一則經濟部招考第一屆駐外商務人員的啟事,引起他的注意。「那個年代出國不易,考上之後受完訓就能外派,是相當吸引人的條件。」他說。 外派南非期 奠定人生觀 民國六十八年元月,以筆試第二名通過這個甄試的林聖忠,十月上班,十二月就接到南非的派令。他說:「那時節,台灣因退出聯合國,特別重視對外經貿的推廣。我躬逢台灣出口導向產業政策,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參與許多國際貿易、投資的推廣業務,甚有成就感。派駐國外之後,我的視野和交遊大開,對當時求知若渴的我來說,外館的工作與生活,適時給我很多的補給和滋潤;不同的工作環境,都帶給我不同的挑戰,異地的生活環境和社會文化,讓我有很多學習的機會。」 即使是在目前日理萬機的中油董座職位上,林聖忠還是很注重「走到哪、學到哪」的力行哲學。中油的分支機構遍布世界各地,光是在台灣,就有包括陸上及外海的探勘,以及各縣市廠房的輸油等技術現場。 林聖忠過去兩年多來,曾親自到機場看飛機的加油流程,也曾出海去看接收站的港灣疏濬船如何作業;去年十一月,他千里迢迢跑去非洲的查德視察,看中油的前線人員如何在蠻荒之地工作。 他說:「這也許不是董事長的必要業務,而且很耗費時間和體力。但我想親自去了解員工現場作業的辛苦,而且只要走過一次現場,日後我和股東講解中油的投資案時,更有身歷其境的現場感及設身處地的同體感,這樣,犯大錯的機會就比較少了。」 親近星雲大師 與佛法印心 林聖忠的原生家庭崇信民間信仰,小時候他常陪媽媽去廟裡拜拜。但他在大二那年,開啟了與佛教的不解之緣。 當年的中興法商學院有研習佛法的「正覺社」,同學出任社長時,力邀林聖忠當總幹事。個性隨和的林聖忠當時雖不太認識佛教,但心想,當個總幹事,抄抄寫寫的工作也沒什麼困難,就答應了。 民國六十二年,大二暑假時,高雄佛光山舉辦了佛學夏令營。林聖忠跟隨「正覺社」一起到大樹鄉,六個星期的夏令營中,星雲大師和幾位慈字輩的法師,親自教導佛學及禪淨共修課程,上課之餘,大師和法師們更和莘莘學子們一起打球、談心,「那年確實過了一個很棒的暑假。吃素六周後,我回家吃葷還不太習慣呢!」林聖忠無限懷念地說。 讀經茹素 滌淨塵勞垢習 因為和佛光山的一段因緣,此後林聖忠對茹素很能接受,也對佛教的文學和歷史特別有興趣,尤其對歷史上幾位曾經漂洋過海取經、譯經的大法師,格外敬仰。他以前讀《心經》、《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最近讀《金剛經》,讀佛經時,同時也讀很多相關的佛學導讀書籍,其中,他對南懷瑾居士的著作特別推崇。「派駐海外期間,有很多人想引領我信仰基督教,我也看了不少《聖經》,但研究過其中的教義及哲理之後,我還是覺得與佛法最相應。」他說。 日前,因為一個奇妙的因緣,林聖忠決定吃三十天的素。「但我因工作之故,很難連續三十天都吃素;不過我沒應酬和假日時都吃素,可以累積吃九十頓素餐,一樣可以圓滿這個心願。」他很歡喜地說。 愛讀經、喜茹素之外,林聖忠也以虔誠的心,參與每年農曆七月的超度法會,再忙,他都會撥出至少一天,全程參與一場法會。在聆聽主法法師莊嚴攝受的梵唱音聲當下,他覺得,一整年的塵勞憂煩,完全被滌清濾淨。 前一篇文章 綜藝泰斗 豬哥亮 一個賭字 改寫諧星人生 下一篇文章 資深媒體人 蕭依釗 放下新聞前線 竭力播下慈善種子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9【特搜啟示】2025.05.04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