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參考圖。圖/ 鄭涵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十多歲張小姐,兩年前開始,喝完水約十分鐘就想小便,嚴重影響工作,就醫診斷為「膀胱過動症」。醫師指出,目前已有健保給付的新藥問世,治療效果較好,副作用較低,建議患者積極治療,不要再當受急尿、頻尿困擾的「急排妹」、「激漏男」。
張小姐表示,因工作關係,時常憋尿,儘管一天只喝三百西西開水、紅茶或咖啡等飲料,卻不斷跑廁所,每當尿意一來就想小便,排出尿量卻很少,每次棚拍、錄影時,都要麻煩工作人員等待她上廁所,感到不好意思。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郭漢崇表示,憋尿是造成膀胱過動症的因,通常患者膀胱儲存尿液,尚未達到正常排尿量約五百西西,就產生無法抑制的收縮,出現頻尿、急尿、夜尿,甚至急迫性尿失禁。
郭漢崇指出,據統計,全台成人中每十人就有一人有膀胱過動症,患者因常跑廁所、憋不住尿意導致六大生活困擾情境,包含不敢外出旅遊、夜尿睡不好,及影響工作、社交、性生活和自信心,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情緒低落或憂鬱症等情況。
隨年齡增長,罹患膀胱過動症機率和比率增高,患者常誤以為是正常退化,或因害羞不敢就醫,膀胱過動症患者就醫率僅約一成。以往治療膀胱過動症,多以行為治療搭配藥物治療,傳統藥物容易產生口乾、便祕、視力模糊等副作用,多數患者常因無法忍受自行停藥。
郭漢崇強調,膀胱過動症患者要告別「急排妹」、「激漏男」所帶來的生活窘境有三大要點,包括「勤記」日常排尿情況、「及早」就醫,「積極」治療。目前已有新藥上市,可大幅改善儲尿量及排尿間隔,並減少三成副作用,已通過健保給付。他呼籲患者,正確用藥治療,膀胱過動症可以獲得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