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最新研究發現,穩定交往中的情侶中,約有三成皆同時感染HPV。醫師提醒,若長時間交互感染,恐將演變成子宮頸癌、肛門癌,因此只要有性行為,即應定期抹片檢查。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暨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家崙表示,由於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男女皆有可能感染,因此近年來國際已積極推廣兩性共同預防HPV的新觀念,期望更進一步降低罹癌風險。
三十六歲王小姐,與老公愛情長跑十六年,去年底,腹部出現悶痛感,以為是宿便囤積,直到今年初至婦產科就診,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抹片檢查,發現不幸感染HPV病毒,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若再拖延三至五年,將恐惡化為癌症。
馬偕醫院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表示,不少民眾錯誤迷思,以為只有性生活複雜者才會感染HPV,單一性伴侶就沒感染風險,但臨床觀察,不少罹患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其實都是穩定伴侶反覆相互感染導致。
張志隆指出,情侶間親密接觸多,自然互相傳染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即使當下是單一性伴侶,但說不準男女雙方在進入穩定關係之前,是否已從其他性伴侶感染。子宮頸癌前病變初期沒有特殊症狀,容易被忽略,他提醒女性可考慮接種疫苗,或定期作抹片檢查,若出現不正常分泌物、出血,應及早就醫。
張志隆強調,HPV16型和HPV18型均屬致癌的高風險型別,在女性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男性感染除了菜花,也可能引起肛門癌,只要另一半有性經驗,就有感染HPV風險,不分男女都應積極預防。
為讓年輕男女了解共同預防HPV重要性,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首邀修杰楷及翁滋蔓擔任HPV防治衛教大使,共同呼籲白色情人節「要愛不要癌」,積極預防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