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現代詮釋 發 心

 |2015.01.30
15051觀看次
字級
佛教的百千法門中,「發心」最為重要。佛教將「心」比喻為「田」、「地」,發心就是開發我們的心地。

佛教的百千法門中,「發心」最為重要。佛教將「心」比喻為「田」、「地」,發心就是開發我們的心地。

世間的土地經過開發,就可以建築,就能利用;世間的田地經過耕耘,就能播種,就有收成。同樣的,我們只要懂得開發心田,內心的寶藏就能一一出土;心的田地不開發,就是外緣、福德具足,也不能長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種子,如果沒有好的田地,也不能結出好的花果。

省庵大師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心發,則佛道堪成。」世間上,發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發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儒家的學者叫人要立志,佛教的行者要人發願;立志、發願,就是發心,心一發,則志可立;心一發,則願可成。

有一位證得阿羅漢果的修行人,有一天帶弟子外出,徒弟揹了包袱跟隨在後面,突然心裡起一念:「世界如此的多災多難,眾生如此的多苦多障,我應該有菩薩大慈大悲的發心,來救度眾生。」證得阿羅漢果的師父,因為有「他心通」,知道跟隨在後面的徒弟,發起度人的菩薩心,立刻停下來對徒弟說:「包袱給我,你走在前面。」徒弟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把包袱給師父,師父則揹包袱在後面跟著。

走了一段路後,徒弟看到腳下有一個水塘,成千上萬的螞蟻被水圍困,又興起一個念頭:「唉!世界之大,眾生之多,我連這水塘裡的螞蟻,也沒有辦法救度,哪裡還能救度天下的眾生呢?」

走在後面的師父,知道了徒弟心意,就說:「包袱拿去,走到後面去!」可見初發心後要維持到完成非常的不容易。

發心的力量是很微妙的,例如:我發心吃飯,飯菜就會很好吃;我發心睡覺,就會睡得很甜蜜、安然;我發心做一個好人、我發心要做一件好事,就會心甘情願。

心好像田地、沙灘、海埔新生地,開發後,就能發揮它的作用,心一發,所做的事情,品質就會不一樣,這正是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只可惜一般人只懂得要把荒地、山坡地,開發成為農地、建地,不斷心外求法,卻不知道自己的心裡就有無限的寶藏、無限的能源。聰明的人應該反求諸己,應該由外向內,來開發我們自己心裡的能源和寶藏,因為心裡的田地開發了才能播種、才能生長、才能收成。

在家人的發心,是發增上心,出家眾的發心是發出離心,如果能夠再高一層,發菩提心,就能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每一個人要用增上心來開發心田,要用出離心來耕耘心田,要用菩提心來播種心田;要開發心裡的慈悲、智慧、信仰、力量、慚愧等寶藏,發心待人慈悲、發心精進修行、發心改變氣質、發心減少煩惱,無論做什麼事,只要發心,就有力量,心一發世界就不一樣了。

經典說:「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功德就是從發心中成就、增長,人生也從發心中成就事業。

傳統之說

發菩提心之略稱,即發起求解脫苦難,往生淨土或成佛之願望。

《翻譯名義集》卷十二載有三種發心:1. 發大智心,欲以智慧廣求一切佛法,普令眾生皆得法喜之樂。2. 發大悲心,慈愍一切眾生輪迴生死,受種種苦,誓願救拔。3. 發大願心,依四弘誓願,發無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摘自《佛光電子大辭典》第四版)


文/星雲大師

譯者/滿和法師、Doris Koegel-Roth、

Leon Roth

一個真正的人間禪者,要頭頂著青天,腳踏著大地,眼視芸芸眾生,耳聽苦難音聲,把和平幸福布滿人間!

The heart of the true practitioner overflows with compassion for all suffering beings. By answering their cries for help, he spreads 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the world.

發心提問

問:常聽人將「發心、發心」掛在口上,在心態上應建立什麼樣的觀念?

答:經云:「菩薩發心,自己未度,先度他人。」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圖利他人、成就對方的同時,自己便已經逐漸完成了自己。

現在的人雖擁有很好的環境和社會資源,卻煩惱叢生,究其原因,皆由於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我不禁感到「圖利他人」其實得益最多的還是自己。所以,我常告訴徒眾:「要常想自己如何為別人作因緣,而不要想別人如何待我們好。」

問:學佛法、發心的過程中,遇到挫折該如何自處?

答:一個人發心,不管尋師訪道,或者服務社會、做任何工作、事業,都要能經得起考驗、受得了挫折。

譬如求佛法,要有真正的發心,要為法而來,不是為名聞利養而來;學佛,佛要我們學嗎?學佛就是學習本自具足的佛性,是真正為佛法、為悟道而來,為遠離煩惱、了生脫死而來,只要發心正,立願廣,所求的佛法自然能圓滿成就。

問:大師曾提出「青年的力,菩薩的心」,能否進一步說明?

答:「青年」和「菩薩」雖是兩個不同的名詞,實際上意義是一樣的。因為所有的菩薩,都是青年;所有的青年都可以成為菩薩。

譬如佛教的四大菩薩,觀音、地藏、普賢、文殊,每一位菩薩都是沒有鬍鬚的青年;釋迦牟尼佛經過出家、六年苦行,三十一歲證悟,成就正等正覺;唐朝玄奘大師,二十六歲時孤身跋涉,越過沙漠,到印度求取佛教經典,沿途還著作《大唐西域記》萬餘言,至今仍是研究絲路、西域及當時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青年也不是以年齡來論,有的人盡管年齡已經不再是二、三十歲,可是他們內心的奉獻熱忱,比起青年更加熱烈,可見得不管年紀有多大,只要你有菩薩的發心、有青年的創造力,就是青年;只要大家肯學習菩薩道,都可以成為青年,更何況古人也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佛光菜根譚》有一句話:「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意即在此!

談到「青年的力,菩薩的心」,青年的力,主要是希望青年有承擔的力量、有辨別的力量、有鼓勵的力量、有忍耐的力量。菩薩的心,則是要我們擁有菩薩情懷,發揮大願心、清淨心、慈悲心、般若心。擁有青年的力及菩薩的心,就能在社會立足。

(摘自星雲大師著《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人間佛教系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