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現代詮釋 因緣果報

摘自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2015.03.27
24520觀看次
字級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緣起」。人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因此,佛教認為,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圖/游智光(Jack Yu)繪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緣起」。人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因此,佛教認為,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緣起」。人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因此,佛教認為,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講到「緣」,所謂的「因、緣、果」,在「因」成為「果」的過程中,要有「緣」。如一顆種子擺到桌子上,它不能生長,因為桌子不是它的「緣」;種子種在土地裡,還需要有陽光、空氣、水分等種種的眾緣和合,才能生長、結果。所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因果之間,「緣」是很重要的一個關係。

世間上,你可以什麼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緣果報,因為宇宙人生彼此都是互為因緣的存在。自然界中,小到一隻昆蟲,都需要有花草作為食物;一個人的存在,也需要士、農、工、商供給生活所需;甚至人的身體,也是四大和合所成。

如果你懂得因緣,在世間上做人,就要成就眾生、成就好的因緣,不要破壞、嫉妒他人;你打倒別人,自己也不能獨存。若懂得因果,便能明白一切其來有自,必須自我負責。認識因緣果報,即能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間萬有彼此都有相互的因緣關係。

《三世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因果是通三世,不能只看一時。

就如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華都市,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窮鄉僻壤營生,這不是命運不公平,或是有神明主宰,而是因緣果報不同。只要你肯努力向上,肯廣結善緣,不論你生長在哪裡,都能夠獲得善報,有所成就。

其實,因緣果報的原理很簡單,好比一個人過去在銀行裡存款很多,今生雖然造惡多端,你不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如果有人往昔負債過多,雖然現在做人善良,但欠債還錢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為他現在很有道德修養,就不用還錢了嗎?

善因增添功德,猶如存款;惡因減損功德,猶如負債,所以善惡因果,每一筆存入支出都是清清楚楚。惡人作惡還未受報應,是由於時候未到,不能光看這一世或一個段落,就妄說沒有因果存在。

再者,因果也有因果的理則,例如,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你要健康,就要保持身心的愉快,要過正常的生活,要有保健的習慣,如果你日夜顛倒、暴飲暴食,卻祈求佛祖來保佑你健康,則無異緣木求魚,因為不合乎「如是因,招感如是果」的真理。

若想要發財,就必須勤勞努力;想要有好人緣,就要多為人服務;要想有好名譽,就必須有道德、人格。須知經濟有經濟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佛教不是保險公司,因果不容錯亂。

佛教並不是「宿命論」,而是「緣起論」。佛教雖然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但更重視現世和未來的因果。而因緣本身空無自性,若從「諸行無常」、「緣起性空」的真理來看,過去的惡因雖已造成,但可以透過今生的努力來改變它,未來的善果也可以靠今世的修持而獲得。

因果提問

問:一般人講到因果,都會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是在現實生活裡,常常看到有些人做善事,但是生活未必過得很好;做壞事的人卻一生榮華富貴,這是什麼因緣果報呢?

答:這就是因緣果報。為什麼有的人做好事,慈悲、行善、信仰虔誠,卻還是貧窮?

因為他貧窮是過去的負債。等於在銀行裡欠了多少錢,不能因為我現在是好人就不還債,這是不可能的。有的人無惡不作,在現實生活裡卻富貴榮華,那是因為銀行裡還留有過去的存款,不能因為今天做了壞事,存款就不給他用;問題在於他這一生不行善事,等到他過去的存款都用完時,麻煩就來了。

所以因果,不能說我今天念經、吃齋了,就要發財;念經、吃齋,是個人信仰上的因果,要想發財,就必須勤勞、工作、賺錢,這是經濟上的因果。

有的人信佛,可是他的身體卻很衰弱、不健康,要知道健康有健康的因果,必須要運動、要保養、保健。即使是吃素,吃素也有許多道德上的因果。

因此,同樣是人,由於各人造作不同,自然會有因果上的不同,並不是命運對他們不公平。世間上的人都是錯亂因果,無理要求。種的是豆子,卻要它長西瓜;種了番茄,一定要它長鳳梨,這都是不正確的觀念,要知道種什麼因,才能招感什麼果。

因此,一個人要得善報,平日就應該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因果關係,廣結善緣,必能利己利人,得到佛法的利益。

問:中國人一向相信命運,遇到什麼事都想要去算命、卜卦、改運、看地理風水,甚至求神、求佛,想藉此獲得幫助改善,這樣的因緣果報說得通嗎?

答: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合乎因緣果報。土地沒有播種,只是要求「田地啊!你給我長出五穀豐收吧!」這就不合乎因果的原理。在天地之間,天氣也有它的因緣關係,如果你現在不要風、不要雨,就向天祈求「請你慈悲,不能刮風、不能下雨。」那是行不通的,因為天地不是你個人的,所以這是無理的要求,大自然也有大自然的法則。

個人有所謂的窮通得失,即使是看地理,同一條街道,都是一個方向,有的賺錢,有的蝕本,這個地理怎麼說?除了地理,還有看日期、早中晚的時辰,其實,以地球時間來說,我們這裡是二號,但是在美國還是一號;我們這裡是早晨,但是有的地方已經是下午了;所以就時辰來說,也沒有一定的時辰。依佛教的觀點而言,只要大家方便,「日日就是好日」,地點上,只要是向陽、通風,大家都認為很好,就「處處都是好地了」。

問:佛教裡常聽到一句話「一文施捨萬文收」,所以很多人心存著「因緣果報」的心態來行布施,這樣的觀念是否如法?

答:「一文施捨萬文收」,等於一個種子種下去,長大了以後,一棵樹上就會有纍纍的果實,所以「一文施捨」當然有「萬文收」了。但是在佛教裡不能如此著相,不能

用這種有為法、貪圖回報的心態來做事,那會成為學習世間法而不是學佛法了。

佛法講求「無相」、「無為」;布施要「無相」,做了一點什麼,也不計較、不

放在心上;做好事、做功德時,要「無我」,心裡不存有個人的功勞,都是大眾的。

因此《金剛經》裡最重要的道理,就是「無我度生」、「無相布施」。

問:佛教裡有一條不可「盜用常住物」的戒律,那麼生活中一些微細的東西,如一張紙、一枝筆,乃至於一通電話、一針一線,如果擅自拿來使用,也算是犯戒嗎?

答:凡是不當的用途、公有的財富,我們都不可用,尤其受過戒的人對這一點更應該謹慎。但是像個人要曬太陽、要呼吸空氣、要到公園散步、行走公路,這是大眾公有的資源,就可以儘管使用。

屬於私人的、有主的物品,沒有經過對方同意之下拿來使用,就是犯了「不予而取」的盜戒,所以我們絕對不能使用。如果對方請你吃飯,吃飯的筷子、碗,都是他拿給你的,當然就可以吃;他請你坐下,這個凳子也是他搬來給你的,當然就可以坐下來。因此,凡是有主的東西,只要經過對方同意就可以使用。

(摘自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傳統之說

因緣,為因與緣之並稱。因,指引生結果之直接內在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之間接原因。一切萬有皆由因緣之聚散而生滅,皆由因緣和合而假生,無有自性,此即「因緣即空」之理。

果報,即由過去業因所招感之結果。

(摘自《佛光電子大辭典》第四版)


禪∣門∣語∣錄

文/星雲大師

譯者/滿和法師、Doris Koegel-Roth、Leon Roth

所謂「開悟」,就是要明白自他關係,明白因緣條件,明白時空未來,明白萬有同源。其實,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只要我們把宇宙人生的問題,都能了然於心,甚至把人我、自他的關係,都能處理得平等、和諧,這就需要悟道才能成功。

If you have a small doubt, you will attain a small enlightenment. If you have a big doubt, you will attain a big enlightenment. If you have no doubt at all, you will never attain 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 lets you realize the relationships of self and other, causes and conditions, present and future, and how they arise from Buddha nature. When you thoroughly grasp the problems of life, and can harmonize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 and other, you will know you are enlightened.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