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生編織故事 建中生做紙家具

林汝娟 |2014.09.11
3537觀看次
字級
由多位建中學生設計的紙家具「屁民愚道號」,可承載約三百公斤。
台東高中與台東女中以編織、刺繡、繪畫、琉璃珠等美感實驗課程,傳承原住民文化。圖/記者林汝娟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在台灣師範大學美術館德群藝廊舉辦「一○二學年度視覺美感教育實驗課程總成果發表會」,展示三十八位教師的教學成果;這些中小學生的作品很有「故事性」,不輸大學生與老師。

「美感層面很多元,尤其能以各種『形式』呈現。」計畫主持人之一的台師大美術學系教授陳瓊花說,透過成果展,發現學生以美感激發出具創意的作品,並融入在地特色與故事,讓大學生直呼:「他們好專業!」

其中的月桃包、刺繡版雕,來自東部的原住民重點學校台東高中。從實驗課程中,台東高中種子老師林勝賢讓學生賞析南島民族文化藝術,也讓學生實際操作,例如編織、刺繡版雕、版畫、琉璃珠、弓箭、繪畫等,體驗祖先技藝。

林勝賢說,帶領學生走訪部落做田野調查,實際觀察部落傳統技藝,了解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關係;不同的原住民族群與部落,皆有不同祭典、文化及圖騰,學生自然也會開始認同自己的土地,從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作品,延續原住民文化。

其中,能承載約三百公斤的紙家具,出自台北市建國中學生之手。設計紙家具成員之一的楊鈞量說,起初只是先設計、繪圖,最後製作模型才發現,以瓦楞紙、西卡紙、珍珠板作媒材時,受限較多,最後實際委外廠商協助修正設計圖,改用更堅固、耐潮的蜂巢板。

指導老師劉美芳說,因參與視覺美感實驗課程,讓她擺脫二、三十年的教學方式,而是將六大美感元素,包括比例、構成、結構、構造、色彩、質感作為整體,讓學生從「做中學」觀察邏輯與結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