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名六十一歲男子,因右手中指指甲增厚變形到台北榮總就醫,使用治療灰指甲抗黴菌藥物未見改善,出現輕微疼痛及分泌物,切片發現罹患甲板下鱗狀細胞癌(皮膚癌的一種)。醫師提醒,若有長期治療卻持續惡化的單一指甲病灶,應積極就醫。
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朱思穎說,甲板下鱗狀細胞癌,是指甲最常見的惡性皮膚腫瘤,好發於六十歲左右中老年人,男性較女性常見。由於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病患常誤以為是灰指甲不予理會,或隨意買些抗黴菌藥物治療,延誤診斷時間。
朱思穎表示,甲板下鱗狀細胞癌發病的四大危險因子,包括外傷、曾接受過放射線照射、使用含砷的地下水,感染會引發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HPV),尤其是HPV第16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