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以巴衝突以來,歐美多國出現譴責以色列的示威,從倫敦、巴黎、斯德哥爾摩到阿姆斯特丹,以及美國,都有數千數萬人上街頭。
兒童傷亡是父母錐心之痛。四個巴勒斯坦男童被炸死,他們是堂兄弟,這家族已有三十多人死於歷年戰火。記者問美國國務卿柯瑞:「你是否因以色列太過分而憤怒?」柯瑞說:「我的反應是見到兒童和平民死亡,一般人都會有反應。」
維也納遊行的主辦單位說:「我們不是反猶太,我們來這裡是聲援百姓,呼籲歐洲和美國採取行動。」
倫敦數千名示威者聚集,從唐寧街首相府走道以色列大使館,呼籲結束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
法國是西歐地區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有龐大猶太社群。巴黎北郊薩爾塞勒勒被稱為「小耶路撒冷」,示威演變成騷亂,鎮暴警察發射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總統歐蘭德抨擊反猶太主義和種族主義趨勢,稱這是不能容忍的,
歐蘭德警告稱,不希望看到「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輸入法國」。他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不能作為反猶太主義的藉口。」
在約旦,數百座清真寺為亡者祈禱,示威民眾在首都安曼焚毀以色列國旗,其他城市及各地難民營的活動中,示威者唱頌支持哈瑪斯的口號,並呼籲發動聖戰,呼籲哈瑪斯加強對以色列城鎮及城市發動火箭報復攻擊。
約旦七百萬名公民多半都有巴勒斯坦血統,他們或他們的上一代人是一九四八年以色列為建國與中東國家爆發戰爭時,受驅逐或逃到約旦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