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不少父母迎接新生命,會選擇儲存臍帶血,為小寶貝寄存一個希望。衛福部食藥署提醒新生兒父母,臍帶血應用發展仍處於研究階段,具高度不確定性,目前國內僅核准二十九項治療,切勿過分相信業者吹噓。去年稽查發現,有人約滿不想存了,遭業者強索處理費,已依違規開罰。
食藥署風險管理組組長蔡淑貞表示,臍帶血寄存價格不便宜,寄存期間長達一、二十年,為保障消費者權利,衛福部食藥署一○一年就公告修正「臍帶血保存定型化契約範本」,實質保障消費者權益。最新查核結果,發現國內提供臍帶血寄存商業服務的九家業者,皆依規定制訂定型化契約;惟去年查核仍有一家業者契約明顯違規,不利消費者。
蔡淑貞說,不符合原因包括:未在契約上載明收取費用經衛生局同意備查的公文號;運送過程或保存期間發生事故損害時,業者應賠償責任與金額低於規定等。她提醒,依照規定,業者要求之簽約費不得高於總費用百分之十,民眾要小心。
為避免業者過度以行銷廣告手法拉客戶,誇大其詞、過度渲染臍帶血的功能,食藥署已強制要求業者須於契約中明確定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廣告保證,保存的臍帶血在現在或未來可以治療任何遺傳性、血液及其他疾病或不可預期之醫療效用」。業者若內容誇大不實或進行醫療廣告者,可依人體器官保存庫管理辦法及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開罰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食藥署提醒消費者,應善用五天契約審閱期,多「看、問、想、諮詢、比較」,仔細看清楚契約內容,對於業務員口頭承諾事項,記得留下相關書面資料、錄音檔,並要求納入契約,以減少未來消費糾紛。如發生爭議可向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一九五○」或各縣市地方衛生局尋求諮詢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