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名焉隨想錄】 2003年夏天 在聖彼得堡學畫(下)

文/陳名能 |2014.06.20
1986觀看次
字級
普希金故居林間小湖 圖/陳名能
趙國昌在普希金故居林間湖畔寫生。 圖/陳名能
趙國昌、桂先榮、陳名能(由左至右)在列賓名作〈國務會議〉前留影。圖/陳名能

文與圖/陳名能

桂先榮、潘元和、趙國昌和我四人組中,我已經三十年沒畫了,近年才又重拾畫筆,自稱最多是半個專業,他們三位都是專業的畫家。

潘元和學美術,在香港當過電影美術指導,曾主持攝影工作室,善於雕塑,對解剖熟悉,畫人體得心應手,現潛心作畫教畫,很得學生的愛戴。

趙國昌畢業自師大藝術學院,擔任中學美術老師多年,他深思好學,閱讀廣泛,對繪畫常有獨到見解和理論。他個性溫和,但也有堅持的一面,經常在我們勞累整天,回到住宿處休息後,他又一人跑到附近去寫生作畫。

桂先榮也是繪畫專業,她的主意多,而且會起而行,我們在俄羅斯,她是我們的領導,去哪裡?幹什麼?吃什麼?都是她出主意,然後帶頭幹。她還是我們四人組的外務大臣,凡是與院方交涉,跟教授溝通,買東西講價錢,都是她出面。

桂先榮似乎天生能跟任何人交朋友,又是個行動派,認識她的人一定會同意我說的。她是個熱愛繪畫、熱愛朋友、熱愛生命的人。有一天,我們全身披掛帶著寫生畫具,急行軍四十分鐘,趕去觀賞芭蕾舞〈天鵝湖〉,跑在最前頭的是桂先榮,她是我們四人組中唯一女性。而我們從俄羅斯回來後才三年多,她就罹癌過世。她又跑在我們前頭走了,家人不顧了、朋友也不顧了,真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列賓美院的課程結束後,我們從聖彼得堡搭夜間火車去莫斯科,與台灣另一旅行團共乘遊覽車,作金環之旅,一路上看了不知多少的教堂,還有畫家「列維坦」的天空,和畫家「希施金」的樹林。當我走在詩人「普希金」故居的林間小湖畔,突然領悟到,我們的雙眼是任何照相機都無法比得上的,只有畫家或許可以捕捉這一刻自然之美。

就在旅程即將結束,我們沉醉在如詩的景致中,洛杉磯傳來母親已過世的消息,我在極度震驚下,傷心悔恨交集,當下即趕辦各種手續,飛赴美國奔喪。

我們此行去俄羅斯習畫,最初是桂先榮熱心動念提議並積極籌畫聯繫,最後卻幾乎因為我不能成行。我原計畫在年初先去洛杉磯看望母親,夏天再去俄羅斯;母親當時已高齡九十二,常年受骨質疏鬆之苦,每隔一些時間,我都去洛杉磯陪她。

不料,年初SARS大流行,洛杉磯去不了,到六、七月間SARS平息後,我已太久沒見到母親,就打算放棄俄羅斯,先去洛杉磯看她,但桂先榮和潘元和都打電話來遊說,告訴我如果我不去,會因為人數太少,大家都去不成,我只好答應,心想去了聖彼得堡,再去洛杉磯。

未料,為了俄羅斯習畫之旅,卻造成了我一生最大的遺憾:一路上我每天都跟洛杉磯通話,母親在電話上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回來?

真沒想到,在我們俄羅斯行程最後兩天時,母親在睡眠中過世了!我接到噩耗,中斷未了的行程,另購機票,趕到洛杉磯,已見不到母親了。有違「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真使我追悔莫及。

二○○三年夏天的聖彼得堡,是我難以忘記的,打開當時的相本,我的心情真是非常複雜,我把這一段歷程寫出來,懷念那時候的朋友們,更是懷念我的母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