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摩訶悉陀夜」,梵文為mahā-siddhāya,「mahā」,漢譯為「大」,「siddhāya」漢譯為「成就」,整句咒語有「大成就者」之意。
文/林孟蓉
咒語「摩訶悉陀夜」,梵文為mahā-siddhāya,「mahā」,漢譯為「大」,「siddhāya」漢譯為「成就」,整句咒語有「大成就者」之意。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則將前述「悉陀夜娑婆訶」和「摩訶悉陀夜娑婆訶」合譯為「成就一切大義」。
另在密意上具有聰明多聞廣學不忘的「寶經手」法。據《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的記載:「若人求多聞者,當修般若經法(是寶經也)。其般若觀自在像,相好莊嚴如上說。唯右手當心,持智印出生般若理趣經。左手作拳印,像成已。其印相用梵夾印。」
上述密法中所言之「寶經」即指「般若」,音譯為波若、般羅若;意譯為慧或智慧。而大乘菩薩道中有六波羅蜜是為到達解脫彼岸的方法,其中又以「般若波羅蜜」為最。
經疏中「般若波羅蜜」又稱「慧波羅蜜多」,意譯為智度、慧到彼岸。也就是說菩薩以大智慧明白諸法實相,並窮盡一切智慧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因此,大乘菩薩不離慈悲本願,思維般若空義之理趣,且以空性之智觀深明一切諸法。
此處題記為「此是放光菩薩手把赤幡」,出自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放光菩薩」在《大方等如來藏經》、《大寶積經》等經文中出現,其中又以《大寶積經》記載最詳盡,經文中言放光菩薩原居淨居天,因清淨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於世間號「放光如來」,故與此處咒語之譯「大成就者」似乎相契。
除此,版畫所表現之「放光菩薩」即依此題記而來,我們可以在版畫中看到菩薩雙腳赤足立於雲間的蓮花上,雙手持幡,菩薩身後有細緻的線條呈現聖光。
菩薩的聖光是令眾生志發無上道意之光,於無量國土中令眾生得見光明,而光光相攝的佛經中,佛說:「愛樂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德聚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深智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慧燈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法自在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無慳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貪惜,清涼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毀禁,忍莊嚴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瞋恚,轉勝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懈怠,寂靜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亂意,慧莊嚴之光能令一切眾生覺悟愚痴……」
人間凡花在光中虔誠向佛祈禱,慈心流布,於蓮華光中不可說,不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