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唵跋闍囉希唎曳娑婆訶」,在清.《大悲咒註像》的解釋是「菩薩現十方世界,總是一大身相。」題記「此是觀世音菩薩應化身洞觀百零八天千餘五地鈴鐸鐃鈸響徹大千三界魔王無不懾服伏服聽法旨也」,是說明觀音菩薩的大悲法力能攝伏魔眾。
文/林孟蓉
咒語「唵跋闍囉希唎曳娑婆訶」,在清.《大悲咒註像》的解釋是「菩薩現十方世界,總是一大身相。」題記「此是觀世音菩薩應化身洞觀百零八天千餘五地鈴鐸鐃鈸響徹大千三界魔王無不懾服伏服聽法旨也」,是說明觀音菩薩的大悲法力能攝伏魔眾。
民間刻本八十八句〈大悲咒〉是增補唐譯《千手經》中的〈大悲咒〉而來。「大悲」是菩薩對眾生的不捨,也是菩薩救護眾生的心願,《千手經》中有一段觀音菩薩對佛陀的發願:
願所有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隨願往生。常逢善王、常生善國、常值好時、常逢善友、身根常得具足、道心純熟、不犯禁戒、所有眷屬恩義和順、資具財食常得豐足、恒得他人恭敬扶接、所有財寶無他劫奪、意欲所求皆悉稱遂、龍天善神恒常擁衛、所生之處見佛聞法、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亦不受飢餓困苦之死、枷禁杖楚之死、怨家仇對之死、軍陣相殺之死、毒藥所中之死、犲狼惡獸殘害之死、水火焚漂之死、毒蛇蚖蠍所中之死、蠱毒害之死、狂亂失念之死、山樹崖岸墜落之死、惡人厭魅之死、邪神惡鬼得便之死、惡病纏身之死、非分自害之死……唯除不善,除不至誠。
〈大悲出相〉八十八現經三年多的刊載,已經全數將內容中的咒語、題記一一說明,感謝讀者對此專欄的愛護,內容或有不完備之處,待日後定將堪察修正,並祈願諸佛菩薩慈悲加持,令一切眾,隨心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