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飄雨西山晴 海枯、石爛不浪漫 古老預測強降水 未來已降臨!

戴定國 |2014.06.08
1057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巴西遭遇五十年來最嚴重旱象,四月仍是雨季,但聖保羅最大的康達雷拉水庫當月水位創新低,儲水量剩一成三,預估七月乾涸見底。但其他地區暴雨不斷,水患嚴重。

美國加州野火肆虐,統計顯示,過去一一九年有紀錄以來,去年是最乾燥的一年。但今年截至五月,已出動一千五百次消防救火任務,更遠超過每年平均的八百次。

美國「關懷科學家聯盟」警告,海平面上升威脅美國三十處史蹟與重要地標,包括自由女神像;氣溫上升則使森林火災愈加頻繁。加州一九三二年以來最嚴重的二十次森林火災裡,有十二次發生於最近十年。

〈東山飄雨西山晴〉這首梅艷芳唱的老歌,有愛情的浪漫,但當「飄雨」變成長期的「強降水」,而「晴」長達半世紀,真要海枯、石爛了。專家指出,這種失衡的極端氣候將愈來愈常出現。

天空的水 增加 38億噸

《紐約時報》說,來看一項「古老」預測吧:「證據顯示,更溫暖的地球可能使強降水頻率增加。水循環強度加大,更溫暖的大氣層儲水能力增強。」這是紐澳科學家一九九五年發表的論文,當時的未來已在二○一四的今年到來。

當人們向空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低層大氣就會變暖,大氣層鎖住更多水分,而且由於洋面也變暖,就會蒸發更多水分。光是美國,暖化已往空氣中平均增加了三十八億噸的水,甚至可能接近兩倍。

額外的水必然會轉化為降雨或降雪。長期以來科學家不清楚,這究竟意味降雨天數增加,還是降水強度變大?答案是後者。科學家說,「雨會比以前更大,一下就是傾盆大雨。」

巴爾幹半島五月發生一百二十年來最嚴重洪患,三天內降下平常近三月的雨量,河水暴漲,波士尼亞與塞爾維亞多處淹水達兩樓高。從空中鳥瞰,三分之一的波國成了「泥水湖」,水勢猶如海嘯;洪水還沖走波國地雷區的多數警告標示,增加誤觸地雷的風險。

歐巴馬減碳 牽動中國

美國近年強降水事件大幅增加,《全國氣候評估》指出,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單次暴雨的降水量劇增,即使乾燥地區也如此。科學給出的訊息非常清楚:趕緊習慣吧!

歐巴馬最近宣布,要在二○三○年之前,將發電廠造成的碳污染從二○○五年的水平減少三成,這是美國因應氣候變化採取的最強有力行動,目標是碳汙染的最大來源,即六百多家火力發電廠。

美國與中國是全球排碳量最大的兩國,大陸一直堅持美國必須先改善碳排放,如今歐巴馬一改美國不作為態度,推出減碳新規定,將對中國大陸和全球能源產業的抗暖化行動帶來重大影響。

在中國,環境迅速惡化已成為最重要話題。小說家盛可以四月在紐約時報發表「故鄉的病與有毒的河」,她的家鄉是湖南省益陽蘭溪邊的槐花堤村,「最近幾年回去,總有熟識的人死去,有的還很年輕,都是死於癌症。」原因是蘭溪兩岸盡是工廠,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蘭溪。

盛可以的文章發表後不久,江蘇淮安的柴米河因長年嚴重汙染又整治不利,難以忍受的居民帶著黑臭的河水樣本,在環保局長面前激動下跪。五月,政府批准在昆明市附近建設煉油廠和石油基地,引發大規模抗議。

這些事件凸顯出中國企業和官員面臨的新現實: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正愈來愈痛恨很多城市令人窒息的環境污染。

環境破壞 誰是貪食龍

中國對世界其他地方的環境也造成影響,出版《貪食龍:中國的崛起​​如何威脅我們的自然世界》一書的美國記者西蒙斯指出,由於中國的需求,印尼伐木愈演愈烈,紅毛猩猩可能滅絕。韓國遭受中國嚴重沙塵暴的侵襲。南太平洋小國圖瓦盧擔心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加速全球變暖,會導致他們的國家淹沒。

美國經濟衰退前,中國平均碳排放量是美國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中國絕非唯一該被譴責的國家,美國迄今不簽署京都議定書。歐巴馬最近的減碳提案,共和黨揚言要擋下,誰是貪食龍?

今年入汛以來,中國南方出現六次強降水,造成嚴重洪澇。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周兵表示,雖然六次的降水總量還不到氣候異常標準,但部分地區降水量創歷史新高,「即使總降水量正常,不代表降水分布正常,應將極端天氣的預報做為氣象防災關鍵,警惕強降水。」

二○一一年英國科學家做實驗,準備在同溫層噴灑細密水珠,希望未來把大量化學粒子噴散在空中,用以反射陽光,讓地球溫度下降,解決溫室效應。

這種以科技左右氣候的「地球工程」理論早已出現,但電腦模擬實驗顯示,可能造成更大問題。前年聯合國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則首次承認,必須把地球工程視為對抗氣溫上升的武器。

人定勝天 地球工程難

強降水就是老天爺把一整盆水瞬間倒在一個地方,而非雨露均霑;暖化已使強降水變頻繁,若地球工程無法「人定勝天」,地緣政治的影響同樣可怕。例如印度若在同溫層噴散硫氣,使亞洲雨季改變,巴基斯坦會發生洪災,兩個世仇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將急遽升高。

地球工程的贊成與反對雙方專家唯一共識是,減碳!

一八九六年,瑞典氣象學家就預測「二氧化碳排放將導致地球變暖」,人們花了八十多年時間才確定他是對的。然而暖化現象之一:近年無所不在的暴雨,已讓人們來不及因應。歐巴馬的新政策,將考驗共和黨的「無懼天顏」有多理性。


減碳拯救地球 相當划算的買賣

歐巴馬推動減碳,反環保團體預言,此舉成本巨大,經濟在劫難逃。「別買他們的帳」,《紐約時報》專欄作者保羅克魯格曼表示,所有情況均顯示,可以在不讓經濟付出多少代價的情況下,大幅減排溫室氣體。

歐巴馬說,新規定不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將帶來四百三十億到七百四十億美元的助益。克魯格曼更指出,太陽能零件價格下降超過七成五,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現在是很容易實現的。

克魯格曼是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說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最新評估報告草稿有一項驚人地樂觀: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經濟衝擊小得出人預料,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約為每年百分之零點零六。

「阻礙拯救地球的,只有無知、偏見與既得利益的結合。」克魯格曼說。但他會不會太樂觀?

美國商會稱,減碳的成本將達每年五百億美元。但克魯格曼說,美國目前經濟規模為十七萬億美元,而且還會繼續成長,因此即使採取激進的氣候舉措,經濟僅會減少百分之零點二,「根本很划算嘛!」

美國反環保團體宣稱,不管做什麼都無關緊要,因為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將繼續燃燒愈來愈多的煤炭。克魯格曼說,「恰恰相反。我們的確需要一項國際協議來減排,包含對不遵守規定的國家實施制裁。但美國不採取行動,一直是達成這樣一項協議的最大障礙。」

「別人不做,我做又有什麼用」的想法,有如小孩吵架。克魯格曼說,「我們有理由確信,減碳的經濟成本並不高」,倘若我們開始認真應對全球變暖,將使歐洲與日本從善如流,也可合作對世界其他地區施壓。

克魯格曼沒提到的是,任何一次大地反撲,無論是強降雨帶來的水患、山崩、土石流,大乾旱造成的農作歉收,都可能使經濟成長下降,而這種極端氣候及其負面影響會愈來愈頻繁、愈來愈嚴重。

克魯格曼說:「拯救地球將是一筆相當划算的買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