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恢復寧靜 民眾盼儘速「還政於民」

戴定國 |2014.06.01
720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圖/美聯社、法新社、路透

泰國軍方宣布戒嚴時,民調顯示七成五受訪者認同,相信軍方能以理性執行戒嚴法,更希望軍方協助國家緩解危機,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兩天後,軍方宣布「接掌政權」,但媒體受控制,沒有民調,不知道民眾支持程度。

泰國自一九三二年以來經歷過十九次政變,其中十二次是軍事政變。士兵站進曼谷街頭,吵吵鬧鬧七個多月的政壇啞了嗓子,盤踞數月的示威者迅速撤離,街頭恢復平靜。

社會氣氛並未因軍事政變而肅殺,許多民眾自拍,背景是軍人,有人甚至與軍人合照,還抱著軍人。乾淨、清靜的曼谷,似乎很「正常」,又「很不正常」。

一個女性說,「我對政變不感到震驚,該發生的遲早會發生。」另一個反政府示威者認為,軍方發動政變是正確的決定。但他表示,「帕拉育承諾改革,他必須兌現諾言。」

不過,隨著政變拖長,抗議事件愈來愈多。軍方下令禁止五人以上示威,仍有抗議者聚集,手持標語:「不要政變」、「獨裁者滾蛋」。他們在許多地點安排一兩百人。「如果只有這點人,軍方不會行動。我們將持續這種小規模的示威,直到政變結束為止。」

阿拉伯之春以來的新潮抗議戰術,運用社群媒體迅速串聯,令軍方疲於奔命。民眾利用微博、推特安排抗議地點,掌握軍警位置;一旦軍方試圖封鎖網路,立即轉移陣地。

「快閃群眾」比傳統大型政治集會更令軍方頭痛。一小股、一小股抗議群眾在曼谷街頭出沒;一旦軍方結成人牆阻攔,立即「快閃」無蹤。軍事執政團決定以戒嚴法庭起訴違法群眾,軍方高度戒備,封鎖用來動員的社群媒體。

二十六日,憤怒的群眾在曼谷與士兵緊張對峙,軍事執政團警告,將不再容忍民眾抗議政變。示威群眾將拘留一兩天,如果持續上街頭,最多將判兩年徒刑。

軍人是泰國政變要角,也是「維穩」的代名詞,但這次似乎不同。民主觀念深入人心,「還政於民」的腳步必須加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