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國中會考分區資訊公布方式,教育部昨天終於定案,會考成績標示方式將「全國一致」,確定不公布分區成績資訊,考生六月五日可上網查詢個人的超額比序(不含志願序)「個別序位比率區間」及「累積人數區間」,而各招生區「比率區間」要訂多少,授權各區因地制宜。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教育部希望能維持適性入學精神,並減少學生家長的憂慮,經連日邀請專家學者、縣市政府代表共同討論後,終於達成共識,會考成績將分為全國數據和分區數據兩部分公布。
全國部分,六月二日將公布「各科能力等級加標示與答對題數對照表」,六月五日公布「各能力等級加標示人數百分比統計表」與「各能力等級類別暨寫作測驗級分人數百分比統計表」,也就是三等第四標示加上作文級分的八十四種組合和人數比率。
分區部分,十二年國教辦公室表示,六月五日在各招生區的選填志願系統,考生輸入身分證字號後,可查到個人的超額比序(不含志願序)「個別序位比率區間」及「累積人數區間」,各區間至少相差一個百分點,且各區間累積人數不能小於一百人。考生的「序位」,就等同於將會考成績包括三等第、四標示、作文級分都將轉換為積分,加總多元學習表現後的分數進行排序,在各就學區的排名百分比。
台師大心測中心宋曜廷進一步解釋,「比率區間」的概念有點像PR值,但因為是以「區間」範圍呈現,可能會有小數點,舉例來說,基北區最頂尖的PR九九程度的學生,查詢結果可能呈現在前百分之一,人數在一至七百五十人間。但考生比較少的區,如台東只有約兩千六百名考生,前百分之一只有二十六人,少於一百人,屆時可能以約百分之三點八為區間,公布前百分之三點八、七點六……以此類推的區間。
另外,蔣偉寧也強調,學生僅能以身份證字號查詢個人資料,這項資訊僅供個人使用,學校、教師或補習班不能以協助選填志願為由蒐集集體考生資訊,否則將有違《個資法》、《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私校法》相關規定,將依法懲處,教育部近日也會發解釋令給全國各校及補習班。
教團肯定 盼未來化繁為簡
對於教育部的決定,包括全家盟、全教總、國教行動聯盟都表示肯定,但他們也認為若一開始就堅定不公布分區組距的立場,就不會讓大家又多焦慮了一個多禮拜,但未來仍設法讓十二年國教的入學制度化繁為簡,讓免試入學真正免試,不要採計會考成績。對此,蔣偉寧說,教育部會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暫不會取消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