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大師 逆襲法則

朱玉昌(資深出版人) |2014.05.25
2194觀看次
字級

文/朱玉昌(資深出版人)

八○年代,是台灣出版產業市場成熟化的重要分水嶺,一時間,供需大增,連鎖書店崛起,直接挑動了傳統圖書分類模式的激辯。當時,張曼娟小說《海水正藍》引發文類歸屬的文學與非文學之爭;蔡志忠漫畫經典《莊子說》擠下作家龍應台衛冕多時的《野火集》成為蟬連文學排行榜長達十個月的新霸主,促使「野粉」諷談「勝之不武」。

這時期也是台灣漫畫人才第二波狂飆的年代,漫畫風格悄悄改變了國民政府播遷台灣後,由葉宏甲、劉興欽、陳海虹、許松山、游輝龍等漫畫家所領軍的長篇口味,取而代之,是更多元的創作技法與表現形式。

一九八三年元旦,敖幼祥創出小師弟、大師兄、胖瘦師父,師徒四人詼諧幽默的四格漫畫《烏龍院》開始在《中國時報》連載,襲捲全台。當時許多人每天清早站在家門口,等著送報生把報紙送來,迫不及待地立即翻看當天專欄內容,從其後發展延伸的長篇故事和影視競拍,不難想像當年的盛況。

順勢中時報系「全國漫畫大擂台」、時報出版《歡樂漫畫》半月刊於八四、八五年相繼舉辦和創刊,台灣漫畫好手陸續登場,於此同時,造就了另外四位傲視華人的漫畫大師︰蔡志忠、朱德庸、蕭言中、鄭問加上敖幼祥五人,奠定了漫畫界「五大天王」的地位。

蕭言中藉酷首(KUSO)東西方童話經典,用一目了然的單幅漫畫區隔市場多格漫畫的呈現,創作出《童話短路》系列,風靡一時。

鄭問取司馬遷筆下《史記》故事為藍本,以水墨加牙刷渲染技法繪製出《刺客列傳》,構圖精致;幅幅精采,擄獲大批漫畫藝術喜好者的收藏,由於畫風受到日本講談社的青睞,受邀加盟旗下,讓他攀登漫畫事業的高峰。

朱德庸巧思現代都會家庭與男女的酸甜苦辣,大量運用麻辣、逗趣且富有省思性的手法,採四格形式,畫出別開生面的《雙響炮》系列,作品刊登,旋即引爆熱門話題。

蔡志忠實為出道最資深的漫畫家,立志為實踐愛漫畫而畫,自《大醉俠》起,一改精美畫風,不斷思索求新求變的方法,在時報版「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問世之後,幾乎手不釋卷,因再次浸淫古典文化的薰陶,終於磨出膾炙全球的「蔡志忠經典漫畫」,包括《莊子說》、《老子說》等等作品,迄今文字超過四十種版本,累計銷售量達四千萬冊,堪稱華人漫畫第一人。

那個年代,「五大天王」作品出版,動輒銷量皆以二、三十萬冊計,那是台灣漫畫或出版史上空前輝煌的時期,但成功不是偶然,需有絕對的必然,在台灣還處在嚴格漫畫審查制度之下,能思考如何突破法令防線,這些大師都抓到了普世又具市場差異化的本質,且懂得深究切合時勢的行銷法則並與出版者共進共勉,自然一一成為成功者的最佳典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