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 做自己!

杜晴惠 |2014.05.25
4093觀看次
字級
採訪中,蔡志忠特別展示他的破鞋,「我的每個指頭都崇尚自由。」 圖/邱麗玥
採訪中,蔡志忠特別展示他的破鞋,「我的每個指頭都崇尚自由。」 圖/邱麗玥
漫畫/皇冠提供 享譽兩岸的漫畫大師蔡志忠才剛結束在大陸的三十二天旅行,他受邀演講、參加研討會、出席河南嵩山少林寺召開的3D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記者會,行程滿滿,馬不停蹄。
漫畫/皇冠提供 享譽兩岸的漫畫大師蔡志忠才剛結束在大陸的三十二天旅行,他受邀演講、參加研討會、出席河南嵩山少林寺召開的3D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記者會,行程滿滿,馬不停蹄。
書名︰《蒲公英的微笑》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皇冠

文/杜晴惠 漫畫/皇冠提供

享譽兩岸的漫畫大師蔡志忠才剛結束在大陸的三十二天旅行,他受邀演講、參加研討會、出席河南嵩山少林寺召開的3D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記者會,行程滿滿,馬不停蹄。日前因應允皇冠創辦人平鑫濤出版之邀,將於六月初出版《蒲公英的微笑》一書,作為皇冠六十歲生日祝賀之禮,又風塵僕僕回到台灣接受專訪。

自二○○九年在杭州西溪濕地的之江文化創意園成立工作室後,蔡志忠目前的工作重心都在中國大陸,除從事與動漫畫、電影相關的工作外,博覽群書的他也擔任河南衛視《成語英雄》節目的評審嘉賓。

像蒲公英一樣自在

「在大陸,常有家長問我如何培育孩子的能力?」蔡志忠說,一個孩子有沒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是關鍵,「我曾問兩個大孩子未來要做甚麼,他們一個二十三歲、一個二十六歲,卻告訴我︰不知道!」他說自己三歲半就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九歲立志成為漫畫家;十五歲作品獲日本集英社採用,出道成為職業漫畫家。「二十多歲還不知要做什麼,如果是我,不知如何活下去!」採訪時,蔡志忠坦率言道,古代君王二十歲出頭已一方稱霸,沒在怕的,現在時代愈進步,孩子卻愈晚熟。

現代孩子物質生活雖富裕,但從小生長在父母忙碌、人際疏離的環境下,卻也失去對未來的熱情。如在北捷鑄下大錯的二十一歲大學生透露從小深感人生艱難,平日沉溺電玩、沉默寡言的他只想到用激烈手段結束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脫序的行為讓許多父母打從心裡顫抖,反省孩子究竟需要何種教育和養分。

正式學歷只有國中肄業的蔡志忠說,養育孩子其實很簡單,家長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天賦和本能,「不需要羨慕別人,因為你就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如果我是一顆蒲公英小草,我將自在自得地享受生命。在該開花時開花,該傳播種子時傳播種子。我才不理隔壁那棵雄偉的千年大樹,因為他是他,我是我。每個人都是自己,不可能成為別人。每個人都應該去發現自己,而不是看著別人。」

他說,「狂熱」比「努力」更重要,努力需要毅力來支撐,但狂熱能讓人樂此不疲。「找到自己願意狂熱的事,也許就是活著,最重要的一件事。」採訪中,蔡志忠特別展示他的破褲與破鞋,他打趣說,「我以穿破鞋子、破衣服為榮,因為我的每個指頭都崇尚自由。」

放棄只為錢而工作

然而,找到想做的事的目的,並非為了賺大錢,「我在大陸的工作室價值六億元,但那不是辛苦工作賺錢能買得到的。」他說,三十六歲拍了許多動畫廣告片和四部動畫電影後,他對自己說:「夠了!這一生為了錢而做事的日子到此為止。」接著隻身前往東京四年,畫「漫畫中國哲學思想」系列作品,「如果當時我沒有放棄對金錢的追求,不會有現在的我。」

他在《皇冠》雜誌創刊三十周年時,曾寫一篇名為〈十年人生感想〉的短文,這篇文章如今也收入在這本《蒲公英的微笑》新書中,他寫道︰「我過去花了十年賺得一千萬元,我常想還給上蒼這一千萬元,換回我的青春十年,當然我辦不到!但從此我一定辦到不再以任何十年或一年或一天去換取一千萬元。用時間換錢,到頭來一定是個虧本生意。因為我們無法在臨死之前,用一千萬換回多活十年或一年或一天。」

他說,當時文章刊登後,就立下人生大願:「此生不再切割任何生命去換錢,除非我真的需要那筆錢……我的生命不零售,將整個後半生批發給自己。我不再切割任何生命去換取財富,只做自己樂在其中的事。」

一年後,他拍完烏龍院動畫電影,結束經營七年的龍卡通公司,一個人到日本東京,專心畫漫畫,「從此,我的後半生完全依自己的意願生活,做有意思的事,畫有意思的漫畫……雖然我們能用時間去換取金錢,然而,再多的金錢買也不回青春。」蔡志忠在書中對於工作與金錢的關係,做了精采的結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