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戀食事 久違的家常菜 地三鮮

文/屈穎 |2014.05.24
1644觀看次
字級
離學校北門不遠的巷子裡有幾家小餐館,其中一家名為「牛牛」,是我們寢室四個女生最偏愛的,而每次必點的菜色之一就是「地三鮮」。圖/屈穎

文/屈穎
離開大學整整十年了,不曾寫過任何關於大學時光的文章,尤其是畢業後,同學們四散各地,還保持聯繫的實在不多。

日前翻看姐姐分享的蔬食食譜,看到「地三鮮」。一道久違的家常菜,以其獨有的味道,牽動了這分快要被歲月沖淡的記憶,連著好幾晚夢到大學校園、街道、餐廳……醒來有點悵然若失,不知道那熟悉的小巷還在不在?那承載著許多輕鬆美好的小餐館呢?

大學五年想起來,就一個「忙」字,只有不時去校外吃個飯,調劑一下緊張的校園生活。離學校北門不遠的巷子裡有幾家小餐館,其中一家名為「牛牛」,是我們寢室四個女生最偏愛的,而每次必點的菜色之一就是「地三鮮」。

這是一道其貌不揚的菜,第一次看到時,我還納悶,馬鈴薯、茄子、青椒,普通的無法再普通的食材,怎麼可能拼出美味?當菜端上桌時,色澤與香氣早已擄獲了我。夾起一塊焦黃顏色的馬鈴薯,咬上一小口,有點燙卻無比幸福。這一小口,咬下去的瞬間,顛覆了我的味覺。

先炸再燒,保持了食材原本的香甜和溼度,以醬油和沙糖著色,裹上薄薄的芡,既保持了食材各自獨特的味道,又在彼此融合中創造出新的口味。馬鈴薯,外皮焦香,內裡甜香;茄子松軟鮮嫩,滋味飽滿;而青椒色澤鮮亮、清脆可口,難怪被稱為「地三鮮」!

後來得知,這是一道東北菜,因為「一口驚艷」,讓其在我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離開大學的城市,再也沒吃過。以前上海住家附近也有東北館子,我卻從未再點過這道菜。不是吃膩了,而是覺得曾經的還是留在回憶裡吧!

世間的人、事、物,過去的總難再現。唯有食物有時可以像一部時間機器,穿越時空,用味蕾喚醒被塵封的影像與心情。

我去採買了馬鈴薯、青椒、茄子。三種食材雖然一年四季都可購得,然而,還是秋後新產還帶點溼土的馬鈴薯最甜。先準備兩大碗淡鹽水,馬鈴薯去皮,切滾刀塊,泡在一碗水中;茄子也是切滾刀塊,泡入另一碗水中。泡水的目的,一則是去除馬鈴薯表面多餘的澱粉,二則是防止馬鈴薯和茄子在空氣中氧化變黑,炒出來不美觀。青椒切塊或者用手直接掰成塊,可在炒鍋中倒入少量的油做煎炸備用。一邊把馬鈴薯和茄子控水,用廚房紙巾把表面擦乾,先煎馬鈴薯,等表面焦黃,再倒入茄子,稍煎炸即可。

這時倒出鍋中多餘的油,把青椒倒入,再把已經調好的醬油、糖、水和成的汁快速倒入翻炒,然後另拿小碗,放一勺太白粉加少許水攪拌均勻,淋在菜上,再翻炒兩次,湯汁收乾,即可關火盛盤。

這一味時隔數年,再次吃到時心情澎湃。曾經青春年少的四個女生,一位失聯,兩位已做人母,獨剩下我面對同樣的一盤菜,身在異地他鄉,追憶往昔種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