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船艦衝突 越南人憤怒排華

戴定國 |2014.05.18
826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大陸因南海主權之爭,與越南有不少糾紛,越南對中國的憤怒達到多年來最高水平,十三日發生近來最大規模排華行動,只要看到中文標示的工廠就搗毀和搶奪,當地台商也遭殃。

大陸一日派遣龐大海軍艦隊,將造價十億美元的深海鑽油平台運到西沙群島,越南立刻要求撤回,但中國表示,鑽井平台「完全位於」中國海域。西沙群島由大陸控制,但越南宣稱有主權,該平台距離越南僅一百四十英里。

越南海警船七日企圖阻止大陸設鑽油平台,遭大陸船艦猛力撞擊,並用高壓水柱驅趕,越方八艘海警船被撞破。雙方沒有退讓跡象,爆發嚴重衝突可能性升高。越南海警副司令吳玉秋表示,「我們不會退,必要時將採取自衛行動。」

東協高峰會十一日在緬甸召開,越南總理阮晉勇指責大陸加劇南海緊張。他說越南一向重視與大陸的友好合作關係,希望在遵循國際法、和平與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和平解決爭端。

他呼籲東協各國團結,要求大陸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東協會後發佈的聲明隱晦,「嚴重關切南海局勢」,但沒有提到中國,顯示不願捲入其中。

至少五國宣稱對南海一些島嶼擁有主權,而中國日益強硬,領土主張擴至大陸以南逾一千六百公里處。中國是該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東南亞各國沒有意願或能力共同解決南海爭端。

華盛頓國際戰略專家希伯特說:「東協一些國家確實不想打破現狀。」

大規模排華行動前,越南抗議者在中國大使館外示威,舉著「譴責中國的侵略行徑」牌子。評論家阮春范表示,「我們對中國人民及中國文化沒有意見,但卻對中國政府密謀侵犯我們的行為感到憤恨。」

中國是越南的主要貿易夥伴,兩國都是名義上為社會主義的一黨專政國家。不過,越南有時會利用反華情緒,這種情緒根植於兩國由來已久的衝突,隨時可能浮出水面。

越南正在平衡自身立場,一方面想表現出強硬的對華態度,一方面又擔憂反華情緒會讓不滿的公民團結起來,威脅政權。近來,民眾對土地侵佔、宗教迫害等問題的積怨不斷加深。

美國俄勒岡大學的越南專家說,越南共產黨分為兩派,一派是忠於中國的保守派,另一派則提倡經濟改革,加強和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關係。越戰結束以來,親中派佔上風。

中越近日爭端,涉及海域戰略意義和能源爭奪,要東協成員用國際法解決爭端並不容易,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是個漫長過程。

至於美國態度,國務院表示,中方片面挑釁舉動只會升高緊張局勢,破壞區域和平與穩定。但大陸外交部說,此事與「任何第三方」無關。

日本更高度關注,對大陸「單方面的鑽探行動」加劇地區緊張「深感憂心」,強烈要求中國慎重,遵守國際法。日媒更稱北京「不改傲慢態度」,往後很可能在釣魚台海域展開同樣行動,「日本要做好防範,不應屈服於中國恐嚇」。

日本專家濱田宏一撰文稱,中國經歷三十年經濟高速成長,數百萬人脫貧致富,帶動社會轉型。然而中國迄今保有「以自身為中心」的傳統世界觀,且亟欲加諸於鄰國之上,令鄰國既憂且怒。

濱田宏一說,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並非紀念歷史上的殘酷行為,或申明二戰的正當性,而是尊崇為國犧牲者,亦即依循馬克斯韋伯所謂的「心志倫理」。但國際社會對其間差異並無興趣。濱田宏一因而說,安倍須再考慮韋伯說的「責任倫理」,亦即聚焦於行為之結果,而非動機。

的確,安倍行事的結果是中韓民眾的憤怒,南海問題應讓日本警惕東海爭議,中國民眾排日的民族情緒同樣很高。

越南軍事不弱 美無意激怒中國

中國在南海爭議海域部署鑽井平台,引發和越南兩國海軍對峙。美國「重返亞洲」,意圖圍堵中國,近期與菲律賓展開軍演。菲律賓和越南一樣,也批評中國在南海的海上領土要求。不同的是,越南軍事力量較強。

越南海軍大部分是前蘇聯時代的裝備,無法與中國現代化艦隊匹敵。然而越南是個強硬對手,法國和美國都在該地區付出過巨大代價。一九七九年,中越兩國曾打過一場短暫但血腥的邊界戰爭,雙方都聲稱勝利。

美國與越南的軍事關係已升溫:越戰時期的積怨已大致化解。盡管越南尋求美國支持抵禦中國,但在軍事關係方面,它也小心在美中兩國間保持平衡。

中越的民族主義情緒都在升溫。不過,越南非常謹慎,雙方經濟關係對越南的繁榮至關重要。菲律賓重視服務業,相互投資在菲律賓看來無關緊要,這也是馬尼拉敢與北京對抗的原因之一。菲律賓已向聯合國仲裁法庭提交訴狀,指控中國在南海劃設「九段線」非法。此舉讓中國憤怒,但越南未對菲律賓表示支持,或許是因為其擴張性的海事訴求可能並不符合國際法。換句話說,對菲律賓有利的裁決可能會威脅到越南的處境。

菲律賓無法與中國軍事對抗,它沒有空中軍事力量,廣闊的海岸線幾乎不設防,只有幾艘第二次大戰時期的巡邏船,最近才多了美國海岸警衛隊淘汰下來的兩艘快艇。

菲律賓日前表示,中國正在有爭議的南沙群島非法施工,違反不在南海任何爭議島嶼建設的長期承諾。歐巴馬近期訪問菲律賓時,保證將提供堅定的軍事支持;但在涉及油氣開採權和捕魚權的島嶼爭端中,歐巴馬沒有明確說明美國是否支持菲律賓。

其次,歐巴馬此次訪問亞洲,行程不包括越南。越南曾是與美國敵對的國家,但近來美國與越南之間的安全和外交關係不斷增強,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越南對中國持保留姿態。但美國無意激怒中國,更無意鼓勵其亞洲同盟(包括菲律賓)這樣做。

強國崛起 北京將讓各國逐漸適應

中國愈來愈強大,並用新擴充的軍事實力來加強主權宣稱。亞太地區主要國家最近頻繁舉行軍事演習。繼美菲年度聯合演習後,日本也在沖繩島東部海域舉行奪島演習,中國和俄羅斯五月下旬將在東海聯合軍演。分析家說,軍演反映出不斷激化的島嶼主權爭端。

日本《外交家》雜誌網站報導,中國處理領土糾紛正在學習日本做法,即無視其他國家的主權訴求。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中國在西沙海域部署鑽井平台,是為避免重蹈當年在南沙群島海域喪失油氣開採機會的覆轍。

紐約時報援引中國石油一名高階主管的話說,部署鑽井平台是個政治舉動,傳遞信息給華盛頓、河內和馬尼拉,是表明主權並實施控制的政治聲明。中國打算不顧美國和其他國家抗議,開採南海資源,甚至準備動用低強度武力(如撞船和發射水炮)來伸張訴求。

鑽井平台並非普通設備。這座高一百三十八公尺的平台是中國首座深水鑽井平台,可在三千公尺的深海海域作業。兩年前大張旗鼓推出的這個平台,被稱為中國石油行業的「戰略性武器」。

美國聲明對日本的安全承諾是絕對的,美日安保條約涵蓋東海及釣魚島。華盛頓安全專家指出,在歐巴馬結束亞洲之行後,東盟會議前,中國就在南海部署鑽井平台,顯出中國正在試探美國援助亞洲夥伴的決心。在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中國越發自信地展現其能力。

中國一直不滿美國在周邊海域活動,視為對中國的遏制手段。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閻學通多年主張放棄「韜光養晦」政策,從守成轉向進取力。中國顯然已認定,倚仗實力探測美國的底線是必要的。而中國的實力和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以及美中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加深,保證了這種探測是可行的。

歐巴馬政府一直試圖維持一個微妙平衡:既不就領土領海爭端站邊,又維護東海、南海的航行自由和美國的軍事存在,但他的政策不自覺推進了中國的強硬政策,中美立場對立已無法掩蓋。

東海和南海緊張局勢已形成「新常規」,即衝突反覆出現,動搖冷戰以來的安全版圖,加速地區力量變化。中國希望以這個新常規,讓美國和周邊國家在心理上逐漸適應它做為地區強國的崛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