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文文教機構總裁 蔡雪泥 教育是最愛 公益是最樂 阮愛惠 |2014.05.04 語音朗讀 61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蔡雪泥(右二)曾獲日本紅十字會金色有功勳章,並與馬英九總統(左二)合照。圖/蔡雪泥提供蔡雪泥(右)與先生趙廣瀛感情甚篤。圖/蔡雪泥提供人稱「功文奶奶」的功文文教機構總裁蔡雪泥女士。圖/蔡雪泥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人稱「功文奶奶」的功文文教機構總裁蔡雪泥女士,今年要歡度八十歲生日了。這位從二十歲起就擔任家政老師、後來轉業推動功文式教育的時代女性,六十年來,作育了無數不同年齡、資質、背景的學生,堪稱桃李滿天下;而多年來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她,不但被稱為台北市中山區的「媽祖婆」,更是台灣首位榮獲日本「旭日小綬章」及「日本紅十字會金色有功勳章」殊榮的女性。 半生以來,一直以「教育是我的最愛、公益是我的最樂」為志業的蔡雪泥,至今每日每夜都離不開這兩個志業的投入;她愈做愈愛、愈付出愈樂,渾然忘了老之將至,自覺生命永遠都保持在春天,時時湧出新的活力泉源。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台北市的蔡雪泥,父親是區長,母親是婦女會的常務理事,家中環境優渥。因為母親忙於協助父親事業及公共事務,十一個子女都各請一位奶媽照顧。排行第九的蔡雪泥,是六個女兒中最小的;她十歲時母親過世,但母親慈愛慷慨的形象,已深植在小女兒心中。蔡雪泥說:「小時候,經常看到母親在市場慷慨解囊給貧困的人,逢年過節更是擴大布施,我從小就認為,贈送東西給別人是理所當然的事。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福,要分一點給人家吃。』」 台灣第一位「電鏽」老師 一九五一年,蔡雪泥和弟弟一起到日本留學,進入東京文化女子學院專攻洋裁和家政兩科。學成後,她在自家開班授課,是台灣第一位「電鏽」老師。那時家中門口常放著學生帶來學藝的縫紉機,學成之後,學生就能回家以鏽學號為業了。 後來,在謝東閔夫人的引介下,蔡雪泥以其專長,到實踐家專(今實踐大學)及文化大學家政系擔任講師。結婚之後,因為先生是警察,夫妻倆居住在沒有浴廁及自來水的六坪大宿舍裡,為了想改善生活,蔡雪泥積極創業,除了教書,更自營「復興家政補習班」,幾年打拚下來,在當時台北的服裝、美容、美姿美儀及家政等相關業界,開創了一片天。 然而就在家政補習事業仍如日中天時,因緣際會下,蔡雪泥接觸到日本的「公文式教育」,原本只為了想讓愛女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後來蔡雪泥竟一頭栽進公文式教育的浩瀚領域中,更成為台灣功文式教育的創辦人,至今二十五年來,蔡雪泥秉持著對教育的責任及熱愛,透過親職功文式教育,為台灣培育了五十萬名以上的資優少年及兒童,交織出蔡雪泥一甲子以來豐富多采的人生。她亦曾經歷無數顛沛失意的歲月,但皆憑藉不服輸的性格和堅持到底的決心,得以衝破各種障礙與困難,一步一步向成功邁進。 蔡雪泥親近佛教,以「世世常行菩薩道」自持,她說:「我雖不是菩薩,卻篤行『施比受更有福』的菩提道。但願今世的所作所為,都能如佛家所言:『初結善緣,必可續緣,持續善緣,終至圓緣。』」 成立慈善基金會 義行不勝枚舉 蔡雪泥長期以來對於教育的付出與努力,使她獲頒美國檀香山大學榮譽教育博士學位。她先後成立「功文文教基金會」、「蔡雪泥公益慈善基金會」等機構,舉辦社區活動,捐贈救護車,捐款協助災區重建等等,義行不勝枚舉。 蔡雪泥對捐贈救護車情有獨鐘,至今已捐出三十部,對象遍及全台灣。這是因為她在功文教育引進初期,財務發生困難,更被惡意倒會,屋漏偏逢連夜雨之際,債主不但毫不體諒,還當眾讓她難堪。因為氣急攻心,蔡雪泥昏倒在地。悠悠醒轉之後,她才知道救護車遲遲未到。蔡雪泥心想:「如果今天需要急救的是一位垂危病患,那不就完蛋了嗎?」當下她暗暗發心,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別人了,一定要捐一百輛救護車! 吃苦當作吃補 回首來時路,蔡雪泥笑說,已不知經歷過多少打擊,她說:「但我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只能繼續往前走。幾十年來,每當我陷入困境,總會拿起我身邊的醒世小語及勵志短文細細咀嚼。我最常看的是日本企業大師松下幸之助的《每日一句》,還有佛教的《醒世警言》,它們陪我度過無數低潮的夜晚。我從中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愈發了解自己。」 即使到了已經開枝散葉、功成名就的今天,蔡雪泥仍經常砥礪自己:「要把吃苦當吃補」。就像她從前經營家政事業的時代,也是要求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件衣服或配件,都要縫得漂亮整齊。這種一針一線都要講究完善和專業的態度,不只是在家政,也發揮在教育事業上。 蔡雪泥感慨地說:「現今年輕一代,很多有高學歷和專業知識,卻總是漫不經心地經營人生。常常苟且地想﹕反正做不好,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這些人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面向都出了問題,因為不懂得要惜福和造福。」 蔡雪泥說:「以前的人說『有樂不可享盡,有苦不妨吃盡』,確實很有道理。機會不是天天都有,唯有把自己準備好,做一個負責任、能吃苦的人,才有機會迎接甜美的果實!」蔡雪泥為了鼓勵後進,整理出的信念及成功法則如下:崇尚「付出原則」、要有工作熱忱、絕不向任何困難低頭、「誠」以待人、愈是了解,愈要諒解、心中有愛、任事踏實、不怕失敗、奉獻社會。 此外,她的人生價值觀,也是功文大家族每天早報要宣讀的精神口號則是:「一面鏡子看自己,二個眼睛看對方,三句好話不嫌多,四成威力不可少,五分接觸最寶貴。」 蔡雪泥小檔案 1935年出生於台北市。 1978年將日本「公文式教育法」引進台灣。 1984年參加泰、越、緬邊境訪問團,回國後發慈悲心,許願要救國家。 1986年訪問殘障兒童教養院與紅十字育幼中心等,捐助款項。 1988年成立台北市蔡雪泥公益慈善基金會及愛心服務隊。 1990年獲全國好人好事代表表揚,總統親自接見,同年捐贈救護車給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消防隊。 1992年當選北市第一屆「榮譽市民」。 1997年當選第二屆「中華民國傑出企業領導人金峰獎」。 2000年獲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2001年回母校沖繩大學捐贈日幣一百萬,做為圖書館購書及留學生獎學金經費。 2001年獲日本紅十字會金色有功勳章,日本紅十字會名譽副總裁寬仁親王妃信子頒發,為台灣首位獲頒此勳章者。 2004年榮任沖繩縣第一號終身民間大使殊榮。 2006年於日本京都獲頒「日本國全國日本學士會學術獎國際獎」,為該獎五十七年來第一位日本以外正式獲獎的華人。 2007年榮獲第三屆世界十大傑出華商婦女華冠獎。 2009年受聘為「總統府公益領域的國策顧問」。 2012年獲日本政府頒發旭日小綬章及日本皇后美智子頒發紅十字金色有功勳章。 功文式教育親職輔導簡介 「功文式教育親職輔導」原名「公文式教育」,是日本已故公文公會長於西元一九五四年所創立,至今全世界有四十三個國家、地區同步推行,每天有超過三百五十萬名受輔者學習。西元一九七八年由蔡雪泥引進台灣,研訂、修改為適合台灣環境的「功文式教育親職輔導」。功文式教育親職輔導相信,若能打好教育的根基,對於往後接觸的種種教育論點,皆能擁有判斷分析的能力,不致迷失方向。而良好的教育根基,以家庭來說,是要做好親職教養、溝通教育;以學校來說,則是養成獨立思考,自我判斷的自立精神。 前一篇文章 博士主播陳雅琳 3度前往福島災區 找回希望 下一篇文章 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秋興 成就眾人美事高雄是畢生牽掛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品牌教父 施振榮 勇氣源源不絕 壯遊青春創人生傳藝金曲年度最佳演員 小咪渾身形容詞 演出峰回路轉人生台灣版畫之父 廖修平 刻畫寶島風情 傳承藝道薪火音樂家李哲藝 勤耕樂音福田 撥動聽者心弦雙金影后 楊貴媚 處世貫徹善與愛 傳承戲骨風範 作者其他文章牙醫藏樂魂 陳維斌創作台語歌縱橫演藝界天后胡錦 餘音繞梁數十載 再唱《梁祝》經典世界郵展 東西逸品大PK大學校長論壇—韓國威德大學 佛教應像手機 親近每個人大學校長論壇—澳洲西雪梨大學 樂於推廣南天大學特色大學校長論壇—布達佩斯佛教大學 天主教國家 推動佛教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