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芝瑛:不應安於小確幸

杜晴惠 |2014.03.16
1666觀看次
字級

「到大陸工作一切要歸零。」到大陸之前,曾擔任《中國論壇》編輯、《民生報》記者,以及《遠見》雜誌、天下文化主編等工作的符芝瑛,當初怎麼也沒料到自己會隨著先生移居上海十八年,而且凡事從頭做起,工作的內容恰巧見證了上海媒體與出版業的變遷。

除了在上海貝塔斯曼書友會擔任先鋒,又歷經了麥考林國際郵購公司、《移居上海》、《HUNTRE》等工作,其中麥考林國際郵購是第一家獲得中國政府批准的郵購業務三資企業,業務範圍覆蓋全中國。「從報紙、雜誌、出版;從編輯到業務,平面媒體所涵括的領域,大致走了一回。」她說。

除了傳媒工作,寫作也未停歇,趁著移居大陸的便利,除了撰寫《薪火—佛光山承先啟後的故事》和《傳燈—星雲大師傳》續篇《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外,還受邀採訪撰寫同樣在大陸發展的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和張毅,寫成《今生相隨—楊惠姍、張毅與琉璃工房》一書。

三年多前,她回台接手《人間福報》工作,再次近距離看台灣出版業,她說,現在更多的是「擔心」,感覺台灣的出版品太著重在「生活小確幸」,出版公司應該發揮的文化傳承角色漸漸模糊,有識之士應面對現實狀況,多為台灣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她寫的書

《雲水日月》
《今生相隨》
《傳燈—星雲大師傳》
《台灣過唐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