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蓉。圖/豪記提供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愛聽台語歌的人,對「張蓉蓉」的歌聲可能不陌生,她在豪記唱片的子公司上雅唱片,十幾年來發行過國台語雙聲帶翻唱專輯,市場反應不錯,但歌紅人不紅。八年前開始,公司改弦易轍,為她打造首張專輯《夜總會》,主打歌稱霸中南部夜總會等國標舞場,大賣二十多萬張,終於讓她的人也浮出檯面。
張蓉蓉白淨秀麗、身材高身兆,是山東爸爸和雲林媽媽的結晶。她從小立志當歌手;小學五年級時,她考取復興劇校,天天練功;直到國一分科後,因對唱歌懷有熱情,為保護喉嚨,選擇唱老生。
歌紅人不紅 默默當銷售王
十九歲張蓉蓉劇校畢業,參加中視《愛的旋律》歌唱比賽,拿下總決賽第二名,就此展開歌唱之路。最初唱片公司顧慮她外省籍的背景,擔心歌迷認為她唱的台語歌不道地,公司乾脆「打歌不打人」,她默默當了七年隱形銷售王,生活開支都靠跑場的商演支持。
二十六歲那年,張蓉蓉嫁給大她十多歲的前夫,幾年後仳離。「我太早脫離原生家庭,一直很想有個家,想找一個可依賴、有安全感的對象,這促成我早婚。進入婚姻後,才知對方不能託付。」離婚唯一的條件,就是要五歲的女兒跟她。
張蓉蓉的工作每晚九點才開始,她又不想讓女兒二十四小時託人帶,她帶著女兒跑場。「我單方面決定了女兒沒有爸爸的命運,也不知道是對是錯;當年的女兒像寵物,被我用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安置……。」她回憶這段仍不勝感傷。
女兒唸小一時,有天曾問她:「如果沒有我,你一定不會這麼辛苦。」當時張蓉蓉很震撼,直覺女兒心裡受傷了。她趕快說:「不是這樣的,因為有你陪伴我,我才能努力賺錢、很有精神去上班!」母女關係很和諧,像朋友般。
愛的記號 甜蜜的包袱
去年學畫的女兒隨手畫了兩隻蝴蝶給張蓉蓉,她看了很喜歡,卻又想到即將要到澳洲遊學的女兒,有一天也會像蝴蝶一樣,飛離她身邊,心中不捨。「當她還小時,是我沈重的負擔;現在她長大了,卻是我甜蜜的包袱;她的存在,讓我學習到人生以前沒有學習到的,例如堅強、忍耐、愛,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學到『承擔』。孩子帶給我很多正面的成長,是我這二十年來最大的收穫。」她說。
張蓉蓉本來想將孩子的面容和兩隻蝴蝶刺在肩上,作為生命中的「愛的記號」,紀念她承擔這個責任的快樂。後來和女兒討論後,改成一個精靈和兩隻蝴蝶的圖騰。她將身上刺青的故事分享給詞曲作家石國人,石國人為她寫一首〈愛的記號〉,歌詞中:「身為一個孤翅的天使,比翼的夢已經離我太遙遠,將著我對你的愛,一點一點用針來採…一字心一字受…今生守護你留乎我的愛。」看起來是愛情歌,張蓉蓉卻覺得足以解釋世間每一種感情。
新專輯即以《愛的記號》為名。不管是自己的歌或是翻唱,透過張蓉蓉飽經世事的嗓音詮釋,曲曲動人心弦。繼女兒之後,她又挑起照顧老父和生病的小弟的重擔,努力地接商演。「回報爸爸養育之恩,是我接下來的功課;還好我很有福報,工作和興趣緊緊結合。遇到任何困難,我就祈請觀世音菩薩保佑,一路走來,祂一直都是我最大的心靈寄託。」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