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這一課,在距那爛陀博物館約二‧五公里處,再度給了我們「溫故知新」、「繼往開來」的雙馨啟發。圖/荷葉
「教育」這一課,在距那爛陀博物館約二‧五公里處,再度給了我們「溫故知新」、「繼往開來」的雙馨啟發。圖/荷葉
「教育」這一課,在距那爛陀博物館約二‧五公里處,再度給了我們「溫故知新」、「繼往開來」的雙馨啟發。
車行經一處樹林,搖曳的樹梢上方露出一段湛藍驚喜,大家目不轉睛望向車窗外「哇,中國宮殿式建築藍色屋頂」,導遊只說是前往「玄奘紀念堂」,沒想到是矗立的是一座中國古典建築。
由中國政府捐資興建的那爛陀玄奘紀念堂,於二○○七年二月落成,主體建築占地面積大約四‧五公頃,印度政府將周邊二十七公頃的湖泊無償劃撥給了紀念堂,還將紀念堂周圍四十七‧五公項的土地劃撥給了那爛陀大學,擬建成以玄奘紀念堂為核心的「新那爛陀大學文化村」。
一進紀念堂園區大門,遠遠就可望見玄奘大師身背經篋西行的銅立像,一代偉人為中印文化交流寫下輝煌史頁,所著述的《大唐西域記》又成了研究印度古代歷史不可替代的重要典籍,協助印度找回古文明諸多榮耀,至今仍備受印度人尊崇。
紀念堂庭園廣闊,進入大殿,正中供奉銅製的大師坐像,殿內飾有大師生平銅雕壁畫,銅雕壁畫上方懸掛著印度藝術家繪製的大師到印度求法過程的畫作。我對一幅大師與戒日王會面時的構圖有些疑惑,戒日王如此敬重大師,怎會是國王端坐著接受大師呈現供養的布局?
庭院中有紀念碑與和平鐘亭,大殿外懸掛了前中國佛教協會德高望重的趙樸初會長手跡的玄奘紀念堂匾額。團員們排隊敲鐘祈求和平,熟悉的中國式殿宇建築、親切的鐘聲,拉近了千年的時空距離。
玄奘大師!一千三百多年後,我們竟然還能在異國他方受到您的德澤庇蔭,去年參訪了西安古樸雄渾仿西域形制建造的大雁塔,今天到了印度又得以在中式古典殿宇內叩參「大乘天」,萬里香花結勝因,五體投地時剎時讀懂了,兩方建築圖騰其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架構出來的文明高度。